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苏曼殊精品选

苏曼殊精品选

  • 字数: 296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 作者: 苏曼殊 著 著
  • 商品条码: 978750683928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2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苏曼殊写过《无题诗三百首》,后存者101首,绝大部分是七言绝句。苏曼殊的小说也很闻名。他一生共写小说7种,其中《人鬼记》已散佚,流传下来的有《断鸿零雁记》、《天涯红泪记》、《绎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等6种。另有《惨世界》一种,名为翻译法国雨果的《悲惨世界》,实则三分之二的篇幅出自苏曼殊的创作,所以也应算作苏曼殊的作品。苏曼殊又是我国近代较早的翻译家之一。他精通日文、梵文、英文、法文,除翻译过雨果的《悲惨世界》外,还译过《拜伦诗选》和印度小说《娑罗海滨遁迹记》。他还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编撰过《梵文典》、《初步梵文典》、《梵书摩多体文》、《埃及古教考》、《汉英辞典》、《英汉辞典》、《粤英辞典》等多种专著。这本《苏曼殊精品选(精)》主要精选汇编了他的诗歌、散文、随笔、小说等作品。
作者简介
苏曼殊(1884~1918)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弹、苏湜。广东香山人。他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个领域皆取得了一定成就。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是我国近代有名的作家、诗人、翻译家。1884年,苏曼殊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1902年,他在日本东京加入留日学生组织的革命团体青年会。1903年,他加入拒俄义勇队。同年,他归国任教于苏州吴中公学,后来到上海参加《国民日日报》工作。不久后,他在惠州出家为僧。1904年,他南游暹罗、锡兰,学习梵文。1906年夏,苏曼殊被著名汉学家刘光汉邀请到芜湖皖江中学、安徽公学执教,与在日本时的旧友陈独秀相遇。同年,他与陈独秀东渡日本省亲未遇。他归国后仍执教于芜湖皖江中学,并与清代书法家邓石如之曾孙著名教育家邓绳侯相识,结下笔墨之谊。他离开芜湖后与之常有诗画往来。1907年,苏曼殊在日本与幸德秋水等组织亚洲和亲会,公开打出“反抗帝国主义”的主旨。同年,他和著名作家鲁迅等人筹办文学杂志《新生》,但没有成功。1909年,他再度南游,任教于爪哇中华学堂。1909年,南社成立后,他也很快加入,并成为该社的著名作家。辛亥革命后归国,苏曼殊参加上海《太平洋报》工作。1913年,他发表《反袁宣言》,历数袁世凯窃国的罪恶。1918年5月2日,他在上海病逝,年仅34岁。苏曼殊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诗、文、小说、绘画无不精通。尤其以诗的影响最大,故有“诗僧”之称。他的诗风格别致,自成一家。抒情则缠绵悱恻,千回百转,状物则形象逼真,历历如见,写人则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他的诗作后存约百首,多数为七绝,内容多是感怀之作,这种倾向在辛亥革命后诗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艺术上他受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影响,诗风幽怨凄恻,弥漫着自伤身世的无奈与感叹,其中的《东居杂诗》《何处》等皆是这类诗的代表。
目录
诗歌
短诗(三十四)
柬金凤兼示刘三(二首)
本事诗(十首)
调筝人将行,出绡属
绘《金粉江山图》
题赠二绝
过若松町
有感示仲兄(二首)
失题(二首)
步元韵敬答云上人(三首)
东居(十九首)
吴门(十一首)
海上(八首)
以诗并画
留别汤国顿(二首)
散文
《梵文典》自序
《文学因缘》自序
《潮音》跋
《双枰记》序
送邓、邵二君序
《秋瑾遗诗》序
《曼殊画谱》序
《梵文典》启事
儆告十方佛弟子启
燕影剧谈
燕子龛随笔
女杰郭耳缦
呜呼广东人
海哥美尔氏名画赞
露伊斯·美索尔遗像赞
南洋话
冯春航谈
华洋义赈会观
讨袁宣言
碧伽女郎传
小说
断鸿零雁记
绛纱记
焚剑记
碎簪记
非梦记
天涯红泪记
书信
复刘三(8月·东京)
复刘三(10月21日·上海)
致刘三(11月28日·上海)
复刘三(12月4日·上海)
致刘三(10月11日·南京)
致刘三(11月14日·南京)
致邓秋枚、蔡哲夫(3月·东京)
致刘三(5月20日·东京)
致刘三(5月26日·东京)
致刘三(5月29日·东京)
致刘三(6月7日·东京)
致高天梅(6月8日·爪哇)
复罗弼·庄湘(7月18日·上海)
复萧公(4月·上海)
复某君(8月·日本)
复某公(6月22日·盛泽)
复柳亚子(1月23日·东京)
复刘半农(12月10日·杭州)
复刘半农(12月17日·杭州)
复柳亚子(5月·日本)
题画·题照
题《参拜衡山图》
题《长松老衲图》
题《白马投荒图》(一)
题《白马投荒图》(二)
题《清秋弦月图》
题《寄邓绳侯竖幅》
题《卧处徘徊图》
题《悼故友念安图》
题《白马古寺图》(一)
题《白马古寺图》(二)
题《潼关图》(一)
题《潼关图》(二)
题《听鹃图》(一)
题《听鹃图》(二)
题《华罗胜景图》
题《百助照片》寄包天笑
译著
惨世界
《沙恭达罗》颂
星耶峰耶俱无生
去燕
冬日
答美人赠束发□带诗
去国行
赞大海
哀希腊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