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世界工厂"变迁

  • 字数: 36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张明之 著
  • 商品条码: 978721405802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以更快的速度融入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制造业正在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广泛地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之中,中国市场正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与国际分工、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增长,成为许多工业制成品的主要生产大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高。从1993年到2007年,中国的工业总产值从4800亿美元上升到13000亿美元,在全球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由2.4上升到4.7%。自1990年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增长了近3倍,比全球制造业的总体增速快10倍,中国已成为了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制造国。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引起了世人的高度关注。
    2001年5月18日,日本通产省的《面对21世纪对外经济政策挑战》白皮书首次承认,日本充当亚洲经济发展领头羊的“雁行结构”已经崩溃,取而代之的是迅速成长的中国经济。日本的《产经新闻》在2001年7月连续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加盟世贸组织,中国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工厂”,即使“在信息技术等最尖端的领域,中国也在摸索世界标准,将在国内外与日、美、欧开展争夺战,其前哨战已经开始”。
作者简介
张明之,1970年12月生,浙江象山人,经济学博士。现任南京政治学院科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区位竞争优势视角下的‘世界工厂’变迁”和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近代以来世界财富分配权控制方式的历史变迁”。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和复印22篇。出版专著2部。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目前主要从事发展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研究。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区位竞争优势:一种理论假说
第一节 区位、经济区位与经济增长等高线
第二节 地点竞争力与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
第三节 区位竞争优势分析框架
第四节 基于区位竞争优势视角的世界工厂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初级区位竞争优势:以英国世界工厂为例
第一节 工业革命前夕的英国:世界工厂缘起的区位竞争优势解析
第二节 英国世界工厂的成长与兴盛
第三节 初级区位竞争优势的停滞与丧失:英国世界工厂的衰落
第三章 中级区位竞争优势:以美国世界制造中心为例
第一节 投资驱动、技术变革:中级区位竞争优势的内核
第二节 投资技术伴生驱动:美国世界制造中心兴起的主动因
第三节 区位竞争优势的消解:美国世界工厂的衰落
第四章 从技术模仿-革新到持续创新:造就高级区位竞争优势
第一节 技术模仿-革新范式主导的中阶区位竞争优势:日本世界工厂的例证
第二节 原发性创新缺失:新经济浪潮中日本制造业的低迷
第三节 持续创新推动下的区位竞争优势:美国制造业的战略调整
第五章 世界工厂变迁历程:规律、现实条件与趋势
第一节 世界工厂的演变与特定的区位竞争优势的变迁
第二节 全球生产体系中的世界工厂
第三节 世界工厂的发展趋势:内涵丰富性与形式多样性
第六章 中国“世界工厂”:区位竞争优势的新解与理性定位
第一节 中国区位竞争优势演变与重新解读
第二节 中国“世界工厂”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理性定位
第七章 中国“世界工厂”的升级:展望与战略
第一节 要素依赖型制造业、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中国“世界工厂”的升级
第二节 中国“世界工厂”升级的政策战略体系与制度保障
第三节 创新文化培育与自主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