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明北京

明北京

◎全方位展示明北京的发展、辉煌和毁灭 ◎北京文脉,首都风貌 ◎极具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 字数: 3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 作者: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李宝臣 著
  • 商品条码: 978720014969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7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北京文史历史文化专辑”丛书中的一本,由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编著,撰写本书的作者为该领域的相关学者与专家,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能够填补市场上这类图书的空白。本书系统介绍了明北京的发展、辉煌和毁灭,时间跨度从洪武元年(1368年)占领大都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本项目共有十一章及序言、结语,内容涉及永乐迁都、城垣宫廷坛庙规制布局与功能、通衢胡同与衙署仓宅邸名园、行政管理模式、京师与畿辅、学校科举制与贡院科场案、思想碰撞文化冲突的京师轨迹、公共交汇多重空间、社会生活、朝廷政治要闻捃摭、崇祯末路与甲申之变,并对社会状况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全面梳理。我们曾经漠视城市的过去,但最终还是发现现实生活离不开祖宗的故土。先民的城建理念、工艺智慧、伦理精神、审美情趣并未远去。我们有理由时刻警醒:留住北京历史人文神韵与城建辉煌,在代际传承中创造新旧共荣的城市和谐空间。
目录
序言 001
第一章
永乐迁都 001
洪武时期北平府 002
燕王府与元故宫 007
靖难之役 009
营建北京三阶段与殿宇建筑总量 016
迁都盛典万国来朝 023
第二章
城垣宫廷坛庙规制布局与功能 029
永乐、正统期间的城垣建设 030
嘉靖增筑外城 034
中轴线殿宇布局及其功能 041
宫城与宫廷制度要闻 049
皇城与三海西苑 056
国家坛庙及其祀典功能 063
第三章
通衢胡同与衙署仓宅邸名园 073
干道大街 074
胡同坊巷 078
千步廊两翼衙署 082
仓、场、局、作、库 087
建房标准与宅邸名园 093
第四章
行政管理模式 103
管理机构 104
五城坊牌铺的层级管理与人口估量 110
宫城与都城的守护 117
官店塌房廊房与城门宣课司 123
灾异与救助 126
第五章
京师与畿辅 131
两京体制与漕运 132
驿站交通网络 139
七镇拱卫京师 144
皇陵、巩华城、西山皇室陵墓 151
京畿移民与宫庄田庄 159
第六章
学校科举制与贡院科场案 163
国学、府学与京卫武学 164
功名层级与录取比例 168
标准化考试的八股文 171
贡院与科举考试程序 174
科场案 176
第七章
思想碰撞文化冲突的京师轨迹 179
阳明心学的兴起 180
都门讲学的何李悲剧 182
都门结社与诗文创作理念的歧见 187
利玛窦进京与西教西学输入 190
首善书院 196
第八章
公共交汇多重空间 199
寺庙宫观 200
庙宇祠堂 205
街市、庙市与世相风情 208
乡谊会馆与工商会馆 213
第九章
社会生活 221
物产、物流、物价 222
节令习俗与饮食风尚 227
社交礼仪规范 233
婚丧礼俗 238
青楼行院 242
杂剧传奇与小唱男旦 246
第十章
朝廷政治要闻捃摭 253
大礼仪之争 254
嘉靖玄修与严嵩父子弄权 259
隆庆、万历初期朝局与江陵柄政 261
争国本与妖书案 266
万历政局与朝廷门户党争 273
明末三案与天启权阉当政 277
第十一章
崇祯末路与甲申之变 281
己巳之变与袁崇焕之死 282
崇祯帝望治过殷的悲剧 291
甲申之变 296
大顺军追赃助饷的白银神话 301
结语 传统与现代碰撞:留住明城辉煌记忆 309
参考书目 310
后记 31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