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影子与踪迹

影子与踪迹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 作者: 邹建林 著作 邹建林 编者
  • 商品条码: 978753566966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5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图像指涉什么?是怎样指涉的?本文主要考察德国艺术史家汉斯.贝尔廷在他的图像理论中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贝尔廷图像理论的核心是“图像-媒介-身体”这个三位一体结构,这意味着图像是跟身体相关的。从身体经验出发,本文把图像的指涉分为两种,一种是再现性的指涉关系,表现为图像给人以某物在场的“幻觉”;一种是非再现性的指涉,图像在这种情况下成为被再现对象的“踪迹”。
目录
引言
1.走向图像
2.幻觉、影子及其关联
3.踪迹
第一章 关于贝尔廷和图像理论的初步考察
一、贝尔廷图像理论概述
1.学术背景
2.研究范围
3.基本观点
4.意义和问题
二、图像理论的研究取向
1.视觉文化与“图像科学”
2.图像研究的几种取向
3.媒介问题
第二章 身体与图像的相关性
一、人类学视角的确立
1.德国的人类学资源
2.符号学与现象学的;中突
3.符号学的限度
二、图像的前提:心灵图像
1.图像与媒介的区分
2.心灵图像与物理图像的关系
3.心灵图像的性质
第三章 可见性与幻觉:作为影子的图像
一、图像再现
1.自然还是约定
2.图像与符号
二、幻觉的产生
1.幻觉的性质
2.死者图像及其“激活”
3.古希腊的图像观念
三、两种幻觉手段:影子和透视
1.影子、图像与死亡
2.影子与幻觉
3.投影画、布景画与透视
4.光学设备与幻觉制造
四、透视中的目光
1.东西方目光的差异
2.目光的自主及其内在矛盾
第四章 制作与媒介:作为踪迹的图像
一、遗迹和面容:圣像
1.神圣的面容
2.路加圣母
二、言说、书写和踪迹
1.踪迹与媒介
2.交互媒介性
3.拼音文字与图像
4.面板画与媒介变革
三、技术复制与亲笔书写
1.原作与复制品
2.摄影与技术图像
第五章 指涉的转换:图像与艺术
一、艺术的逻辑
1.从图像到艺术
2.艺术作品的历史
二、世界艺术与全球艺术
1.艺术史的终结
2.作为全球艺术的当代艺术
3.媒介的扩展
4.反思的目光
结语 图像对身体的指涉
1.再现的危机
2.图像知觉与图像生产的关系
参考文献
贝尔延的著作
其他相关著作
中文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