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体部磁共振诊断学

体部磁共振诊断学

  • 字数: 85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陈敏 著
  • 商品条码: 97875335358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体部磁共振(MR)是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医学应用中发展最快的领域。近20年来,随着高场与超高场设备的普及和市场化,梯度系统与线圈的改进,各种新序列的开发,磁共振检查克服了过去检查速度慢、成像质量不佳的缺点,在体部各系统疾病诊断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成像速度、分辨率和提供功能信息等方面甚至达到或超过CT,是CT检查的重要补充,已成为体部疾病不可或缺的评价方法。体部磁共振成像的质量已成为衡量磁共振设备质量与性能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国内体部磁共振诊断应用与研究已有20余年历史,为了适应国内体部磁共振诊断的需要,本书主编从2007年岁末开始,组织本单位和国内其他单位专家,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大量病例资料,结合国内外近期研究成果,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编写了本书。旨在介绍体部磁共振检查的基本知识、各种疾病的诊断要点,特别强调了磁共振新技术在体部,尤其是腹部的应用。
作者简介
陈敏,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卫生部北京医院放射科(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副主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及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生导师。1986年开始师从著名放射学家李果珍教授,在李果珍教授的精心指导下较早在国内开展腹腔间隙的正常解剖及其病变的CT研究。1994~1997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中心放射科作为高级研究人员,师从于国际著名放射学家HedvigHricak教授,从事体部磁共振诊断学研究3年。现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委员兼副组长,《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放射学实践》、《中国实验动物学报》、《磁共振成像》等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及《中华放射学杂志》审稿专家等。曾出版《3T磁共振临床应用》(主编)、《泌尿生殖系统影像诊断学》(副主编)等专著。于国际及国内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SCI收录杂志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项目多项。并较早在国内开展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认知实验室合作,2003年在世界著名杂志SCIENCE发表论文一篇(主要参加者);曾获卫生部北京医院科研成果一等奖、天津医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主要从事腹部及盆腔影像诊断工作。先后从事过普通X线诊断、CT诊断、磁共振诊断工作。现工作重点为腹部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和磁共振成像研究。 等
目录
  第一章 体部MR成像基础    
第一节MR成像物基础     一、 自旋与磁化矢量    
二、 磁场中的质子与宏观磁化    
三、 磁共振激励    
四、 弛豫及弛豫时间2
五、 MR设备基础    
第二节MR图像重建、对比及经典成像序列
一、MR图像重建    
(一) 梯度磁场     (二) 选层激发     (三) 自由感应衰减和MR信号    
(四) 相位编码与频率编编码    
(五) 图像重建     (六) 多层成像技术    
二、 MR图像对比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