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为权利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

为权利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加)卜正民 著
  • 商品条码: 978721403992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定价:¥2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16和17世纪的中国,佛教信徒和儒学士人广泛地活跃于地方寺院及其捐助活动中。随着士绅数量的增长超过了帝国官僚机构需求的增长,许多人被阻挡在传统的儒家仁宦之途之外;但是显而易见的慈善事业可以在国家掌控的领域之外昭示精英的公共地位。由于积极卷入佛寺住持的资金筹集工程,士绅的赞助行为深刻地影响了佛教的公共机构。 本书首先讨论了佛教与明代理学的关系,佛教胜地旅游业的增长,以及慈善捐助的机制和动机,继之又分别考察了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迥异的三个县。作者依据中的充分史料,透辟地分析了当时佛教捐助的类型和社会后果。
目录
    中文版序言/1 序言/1 导论 寺院捐赠和士绅:问题/1 土绅研究史学/4 佛教与士绅/14 士绅社会和公共领域/21 佛教寺院的变动着的社会环境/26 第一篇佛教的文化 第一章 张岱的激情生涯/41 第二章 函盖相合,冰炭不容:融通佛教/56 佛教与理学的关系/58 理学家的吸纳/64 理学家的回应/72 融通/80 第三章 一杯新茗听经时:士绅文化中的佛教/92 评估佛教在士绅社会中的出现/94 佛教的修持和礼仪/97 居士会社的组织/103 旅游观光与文化追求/107 士绅利用寺院空间/112 士绅变成僧侣/117 第二篇寺院的捐赠 第四章 鼎湖山的捐赠者/137 第五章 士绅怎样捐赠寺院/157 钱财的捐赠/158 土地的捐让/162 士绅对寺院事务的监督/168 文学的赞辅/172 捐赠的历时性趋势/176 第六章 士绅为何捐赠寺院/184 从性别看捐赠/186 从宗亲关系看捐赠/189 宗教性的吸引力/194 社会性的吸引力/199 文化性的吸引力/204 社会的网络/209 宣扬士绅的身份/211 与商人的慈善捐赠的对比/213 第三篇捐赠的地方个案研究 第七章 小县里士绅的捐赠:山东诸城县/227 诸城的环境和社会结构/228 诸城士绅/235 诸城的宗教机构/237 诸城的寺院捐赠/240 第八章 大县里士绅的捐赠:浙江鄞县(宁波)/249 鄞县的环境和社会结构/249 鄞县的宗教机构/252 鄞县的大寺院/254 鄞县士绅/261 佛教和鄞县土绅/263 鄞县的寺院捐赠/267 第九章 捐赠与知县:湖北当阳县/279 佛教捐赠与国家/281 当阳的环境和社会结构/284 当阳的宗教机构/288 佛教和当阳士绅/290 玉泉寺的捐赠/293 士绅捐赠与知县/298 结论 国家和社会的分离/312 晚明隐世的理想/313 佛教和晚明士绅/317 晚明与晚宋/321 晚明与晚清/324 参考文献/331 索 引/356 附图表 表1 光明寺的地方士绅施主/241 表2 鄞县精英士族的捐赠活动(1500?1644)/269 表3 17世纪玉泉寺的士绅捐赠/294 地图1 诸城县/230 地图2 鄞县/250 地图3 当阳县/285 图1.1 20世纪30年代的普陀岛前寺/49 图1.2 20世纪30年代的普陀岛后寺/49 图2--7 朝圣之路:通向天童寺/132?134 图8 阿育王寺舍利塔/197 图9 20世纪30年代的阿育王寺/198 图10 玉泉寺/280 译后记/37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