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一个人的阅读史

一个人的阅读史

  • 字数: 28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解玺璋 著
  • 商品条码: 978756245470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一共分为4部分,即读我,主读人,读文,读史。“读我”主要讲作者如何读书,读书也须啃酸果的精神。“读人”部分主要讲记录作者与文化名人的交往以及观感。如和王蒙、张中行、刘恒、莫言、阿来、虹影、韩寒、李零、唐浩明、史铁生、柯云路等文化名人的交往和访谈。“读文”部分主要收录对著名作家小说的书评。“读史”部分,主要收录作者对历史书的书评和随笔。
作者简介
    解玺璋,祖籍山东,北京人氏,工人出身,恢复高考后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自1983年以来,一直供职于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曾在《北京晚报》的五色土副刊、书香专刊、文化导刊以及《北京曰报》文艺周刊担任编辑和主编多年,2004年10月至2008年初调同心出版社任常务副总编辑,现为高级编辑。《北京日报》“老解观象”专栏主笔。编报、编书近30年,闲暇时,喜欢舞文弄墨,对文艺评论、文化批评情有独钟,写过电影、戏剧、文学、电视剧评论干余篇,杂文、随笔数酉篇,文化批评专论数十篇,计有数百万字,曾获多种全国及,北京市新闻奖和文艺批评奖,有《喧嚣与寂寞》《中国妇女向后转》《雅俗》《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张恨水卷》《京剧常识》等专著问世。
目录
    第一辑  读书
我把那个梦丢在哪儿了
读“红书”
读“黑书”
读“黄书”
读灰皮书
曲线读书论
阅读革命
十年过客:行也匆匆,读也匆匆
80年代阅读主题:人的解放
拾遗——寻找遗失在茫茫书海中的朋友
读书也需啃酸果精神
求学于有用无用之间
阅读经典的意义
小书小识
将阅读进行到底
读书的五种境界
读书须教有疑
读书的快乐
杂花生树乱云飞——记我的书房
北京的书店
我与北京图书馆
    第二辑  读人
爱的鲁迅与恨的鲁迅
纪念韬奋:寻求一种文化理想
百年戏魂翁偶虹
张恨水:真为大众写作的作家
认识李辰冬:红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有感于“热了张爱玲,冷了梅娘”
与张中行先生把酒交谈
与任继愈先生的一次交往
泥土作家浩然
笑着告别人生的一位老人——林斤澜
大漠长河忆雷加
幽默的最后一缕馨香——写在丁聪先生去世之际
王蒙:我一定不要变成一座塑像——写在王蒙先生获首届北京文学节·终身成就奖之际
你的心情我很想听懂——写在“张洁与北大学生对话”边上
史铁生:思想的行者(外一篇)
与刘恒聊聊“张大民”
余华:用小说和世界打交道
高密东北乡  好大一座戏台——与莫言谈《檀香刑》
王朔: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徐小斌:以小说家的眼光看历史
刘索拉说:我别无选择(外一篇)
陈染:独语与对话
虹影:文学的垦荒者
倾心交谈——读毕淑敏的散文
坐在马桶上读池莉
迟子建笔下的《伪满洲国》
对面的戴来
作家笔下都名士百年强国梦到今——八问著名作家唐浩明
海岩的意义
阿来:阿坝草原走来的悲情诗人——关于小说《尘埃落定》的对话
宁肯:打开沉默之门
行者曾哲
柯云路:变脸作家的不变追求
关仁山:用文字记录历史的悲壮
没有余地:诗人的生与死——《不留余地》序
白烨:文学的保姆
韩寒:放飞一只自由鸟
李零:学术小天地历史大眼光
凌志军:一个记者的光荣与梦想
余秋雨:我把骂声当掌声
刘晓庆:三十年,中国人把“我”写成多大
杨雨:通俗讲史动了谁的奶酪?
我们怎样继承柏杨的精神遗产
我读李敖
余光中:等你,在雨中
常人张五常
林谷芳:禅者原是有情人
朱德庸的幽默辩证法
唐德刚:“外来和尚”的历史“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