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来自上面的革命

来自上面的革命

  • 字数: 60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薛小荣,王萍 著;高民政 丛书主编 著
  • 商品条码: 978720112497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77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政治体制改革历来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存续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坚持。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改革失败的*教训就出在政治体制问题上。在“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旗号下,戈尔巴乔夫积极推进以苏联共产党让权放权弃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力图在法制国家框架下通过政治多元化和多党竞争的方式,恢复和重建苏联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和苏维埃政权的政治民主性。“如果想简要地说明政治改革的意思,它是怎样构思的,又是怎样实施的,可以说,就是把权力从操纵的共产党手中交到按宪法本应属于通过自由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的苏维埃手里。”但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结果表明:苏维埃政权的稳固首先并且决定性地取决于苏联共产党。当戈尔巴乔夫决定拆除苏联共产党这一苏维埃政权的政治核心部件时,他却没有找到一个能够与之匹配的“民主代替品”,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苏联分崩离析、苏共土崩瓦解。就像斯大林所说的那样:“只要把党动摇一下,把党削弱一下,无产阶级专政马上就会动摇和削弱。”这一过程可以被称为“来自上面的革命”。
作者简介
薛小荣,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苏联-俄罗斯政治、网络党建与网络社会治理、中国近代边海疆史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四项,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出版著作七部。其中,《网络党建能力论:信息时代执政党的网络社会治理能力》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建读物,《民族国家视野下中国近代国防的重构》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和全军优秀博士论文,《中苏政治体制改革比较》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
王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军政基础系副主任、教授,军队政治工作学博士,主要从事军事政治、党史党建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出版基金和空军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等课题八项,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著作六部。其中,《网络党建能力论:信息时代执政党的网络社会治理能力》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建读物、《红色基因》获全军政治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
高民政,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
目录
导言“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人论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失败
一、深刻总结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失败的重大意义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失败的原因分析
三、对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判断
四、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我们党
第一章“不能这样下去了”——改革的社会背景
一、“勃列日涅夫现象”与社会停滞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二)权力的共同协定
(三)停滞的社会状态
二、“安德罗波夫现象”与社会心理
(一)安德罗波夫其人
(二)短暂的安氏改革
(三)安德罗波夫现象
三、“戈尔巴乔夫现象”与社会期望
(一)受挫的心理:契尔年科上台
(二)戈尔巴乔夫:精力充沛的人
(三)政治代沟:不用为过去负责
第二章“多一点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原则
一、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
(一)破除对外部世界的扭曲观念
(二)选择自由和不干涉他国内政
(三)要最大限度地保证社会公正
(四)总书记:社会主义的新特征
二、新思维:意识形态改革
(一)列宁改革的政治象征
(二)赫鲁晓夫的改革意义
(三)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三、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一)对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回归
(二)全人类利益:避免核战争
(三)要使人民获得自由和尊严
四、总书记“战胜”了马列主义
(一)《苏共中央纲领》
(二)《苏共民主纲领》
(三)《马克思主义纲领》
第三章“让人民参与政治”——改革的动力机制
一、公开性:人民有权了解真相
(一)赫鲁晓夫式“梦魇”
(二)绝不同意隐瞒真相
(三)应该向人民讲真话
(四)公开性能造就干部
(五)如实恢复历史面目
二、民主化:要从下面发动起来
……
第四章“没有现成的药方”——改革的方法策略
第五章“破除社会阻碍机制”——苏联共产党的改革
第六章“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国家政治制度改革
第七章“志同道合者的事业”——改革领导集体分析
第八章“建立主权国家联盟”——党一国联邦化失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