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自觉"视野中的"非遗"保护

  • 字数: 365000.0
  • 装帧: 软精装
  • 出版社: 时代华文书局
  • 作者: 方李莉 著;王文章 丛书主编 著
  • 商品条码: 97875699002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5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文化自觉”视野中的“非遗”保护》是作者方李莉从2001年至今所写的一些有关文化自觉、人文资源及非遗保护方面的文章。一共分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理论思考,主要是2001年以来所发表的一些学术论文。第二个部分田野与个案,是从2001年至2008年作者在西部所做的田野及个案研究,主要是集中在陕西的陕北、关中以及贵州梭嘎的苗寨。第三个部分学习与对话,主要是费孝通先生当年指导西部课题时所做的一些对话。第四个部分“文化自觉”与“非遗”保护,是作者对“非遗”保护所做的一些思考。
作者简介
方李莉,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获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8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做博士后,2008年至2009年在美国肯塔基大学做访问学者。2014年被英国杜伦大学高研院聘为高级研究员。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长期在中国西部地区和景德镇做民间艺术和工匠艺术方面的田野工作,出版有《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景德镇民窑》、《遗产:实践与经验》、《中国陶瓷史》、《艺术人类学》等十余本专著.并发表了《艺术田野中的文化思考》、《从遗产到资源――以西部人文资源研究为起点》、《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当代价值》、《本土性的现代化如何实践》等一百余篇论文。由于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史和艺术史感兴趣,足迹遍及亚洲、非洲、欧洲、美洲不同国家的博物馆.曾被应邀到不同国家的大学和学术机构参加学术会议.并被应邀到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肯塔基大学、阿佛雷德大学,英国杜伦大学、约克大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韩国弘益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爱知大学,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美国纽约华美促进社等大学和学术机构做讲座。
目录
序言
第一编 理论与思考
“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
西部开发与高感情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自觉”与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重建
西部人文资源与西部民间文化的再生产
谁拥有文化解释的权力?
新文化运动的崛起
――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
文化变迁的不同模式
――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考察所引发的思考
从“遗产到资源”的理论阐释
――以西部人文资源研究为起点
中国文艺复兴中的冷思考
第二编 田野与个案
陕北人的窑洞生活
――历史的传承与变迁
陈炉镇民间陶瓷考察
安塞的剪纸与农民画
小程村民间艺术考察记
全球化与文化边缘人
――苗寨人的打工生活
生态博物馆“非遗”保护的研究与探讨
――以梭嘎生态博物馆个案研究为例
第三编 学习与对话
全球一体化发展中所遭遇的文化困境
工业文明进程中的思考
西部开发中的人文思考
关于西部人文资源研究的对话
――费孝通先生对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课题的指导
“文化自觉”与“全球化”发展
――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的再阐释
世界秩序的重建
――从亨廷顿到费孝通
“文化自觉”与中国文化未来发展之路
在人文时间里留住生命与时光
第四编 “非遗”与“文化自觉”
活态的文化遗产需要活态的传承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高度
――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
“非遗”保护、古籍研读与“文化自觉”
文化立国的中国期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