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共产党人大制度理论发展史稿

中国共产党人大制度理论发展史稿

  • 字数: 29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 作者: 徐振光 著
  • 商品条码: 978754730354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9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任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历史脉络和渊源,并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徐振光的《中国共产党人大制度理论发展史稿》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历史的发展演进为轴,采用文献研究法,整理、分析中国共产党人大制度理论渊源及不同时期的人大制度理论发展脉络。全书共分六章,首先论述了西方代议制理论和马列主义的代议制理论。第二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对政权组织形式的探索与实践。第三章则论述了1954年至1957年期间的中国共产党人大制度理论。以下三章分别阐述了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深化时期和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后中国共产党对人大制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各章中循着中国共产党对人大制度的基本认识、立法理论、选举制度理论、监督制度理论和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等理论的内容而展开。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人大制度理论发展史稿》,本书采取了述论结合的方式,在每一节后加以简短的述评,力图显现在人大制度理论的发展上,中国共产党把马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创造性和中国共产党人大制度理论发展的时代性。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人大制度理论的渊源
  第一节  西方代议制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代议制理论
  第三节  列宁的代议制理论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人大制度理论的萌芽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政权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二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苏维埃制度理论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参议会制度理论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党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理论
第三章  1954年至1957年中国共产党人大制度理论的确立与探索
  第一节  人大制度基本理论
  第二节  人大立法理论
  第三节  人大选举制度理论
  第四节  人大监督制度理论
  第五节  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理论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大制度理论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届四中全会)
  第一节  人大制度基本理论
  第二节  人大立法理论
  第三节  人大选举制度理论
  第四节  人大监督制度理论
  第五节  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理论
第五章  改革开放深化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大制度理论的新发展(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十六大)
  第一节  人大制度基本理论
  第二节  人大立法理论
  第三节  人大选举制度理论
  第四节  人大监督制度理论
  第五节  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理论
第六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大制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党的十六大至今)
  第一节  人大制度基本理论
  第二节  人大立法理论
  第三节  人大选举制度理论
  第四节  人大监督制度理论
  第五节  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理论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