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电视剧剧作人物论

电视剧剧作人物论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作者: 倪学礼 著
  • 商品条码: 9787504347039
  • 版次: 0
  • 页数: 0
定价:¥1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一本初学剧作入门之书。 一本创作经验与剧作原理相互支撑之书。 一本个人体验与个案分析并重之书。 电视剧 《有泪尽情流》作者的第一部理论专著。
内容简介
任何的叙事艺术都是以人或者拟人的事物作为其阐释与表现的对策,而电视剧正是以一种最接近于生活原生态的姿态走进千千万万观众的视野之中。电视剧艺术传承着文学的基因,它要完成反映普遍性与规律性的基本功能,就必须拿人说事儿,以人为本。 在本书中,我们倡导电视剧应写人,人物有了,自然情绪、情节、文气就都有了;人物活了,故事也就有了情趣,艺术也才有了生命力。 作者将这本小书定位于电视剧剧作学习者的基础手册,将众多普普通通的剧作爱好者作为倾诉对象,与之商榷探讨;本书并不涉足高屋建瓴的学术理论,也避讳深奥抽象的言论词藻,只是将作者多年来的创作经验做一个小的总结,希望读者在通读这本小册子之后能够找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寻到一些实用的东西。
作者简介
倪学礼1967年出生于巴林左旗的一个小山村。1987年,倪学礼考入内蒙古大学中文系。在学校,倪学礼非常活跃,写小说、写散文、写剧本、组织诗社、发表演讲,甚至爱好说相声,他成了那个时期内蒙古大学的文艺名人。 1991年7月,他被分配到华北石油管理局呼和浩特炼油厂。在当了几年的宣传干事、车间党支部书记之后,不甘寂寞的倪学礼报考了研究生。1995年9月他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攻读戏剧影视文学硕士研究生,1998年7月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2002年9月他又考上本校博士研究生,师从蒲震元先生,攻读文艺美学博士学位。 勤于创作的倪学礼,笔耕不辍。从1986年他开始小说创作,已发表作品60余万字。1997年,他为一家影视公司担任电视连续剧《血色黎明》的编剧。这是他的第一部电视剧。 目前他已有6部作品搬上荧屏,代表作有《山羊坡》、《风过泉沟子》、《有泪尽情流》。其中, 8集电视连续剧《风过泉沟子》作为向十六大献礼片,获得了2002年内蒙古广播电影电视政府奖特别奖。《山羊坡》获第1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短篇电视剧一等奖、第2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短篇电视剧一等奖。 由倪学礼编剧、康红雷导演、徐帆主演的21集电视剧《有泪尽情流》在2004年首轮播出时,一直处于各省有线电视台收视率之首。
目录
第一章 人物的思想含量:反映生活与遮蔽真实 一 原始素材的积累:一个庞杂而细腻的知识体系 二 素材的提炼与整合:真、善、美的阶梯 三 两种主题:形象与抽象 第二章 人物造型:搭建一个意义世界与可能生活的平台 一 人物小传:性格状态与生成环境 二 行动与动作:人物的现象化表征 三 人物分类 四 人物的定位与发展 五 人物塑造的基本技巧 第三章 人物与情节/结构:共生与张力的互动 一 关于情节 二 人物关系与情节线 三 人物命运与情节布局 四 点与线:人物的情感历程 五 线与面:人物的社会学结构 六 情绪与节奏 第四章 人物与场景:艺术的魅力在细节 一 场景是细胞,人物是灵魂 二 场景的写作:距离与零距离 三 场景的文学属性 第五章 人物与对白——声音是说话者的风格、语气和价值观的综合 一 关于对白 二 对白的剧作功能 三 对白存在的形式 四 对白写作与审美诉求 结语 一 生活与艺术 二 现实主义电视剧文学的前景 三 走进人,走进电视剧艺术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