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许学夷诗学思想研究

许学夷诗学思想研究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黄山书社
  • 作者: 方锡球 著 著
  • 商品条码: 9787807074625
  • 版次: 0
  • 页数: 0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晚明时期,古代文学批评进入总结和融合时期,流派林立,异说纷呈。许学夷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人物。他一生历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崇祯五朝,他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诗源辩体》这部诗论著作中。在诗学方法上,他以儒家“中和”观作为阐释文本的基本方式,在各种批评方法之中,运用“和而不同”的思想,选取那些符合文本实际的批评方式,对诗歌文本和诗学文本进行中肯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颇具新意的见解。他在整合当时诗学成果、吸纳传统诗学精华、开拓中国诗学的新境界方面,也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方锡球老师的这本著作,能贯彻比较的研究方法,将许学夷的诗学放到历史的维度进行考论,论证许学夷对中国古代诗学的发展,是国内研究许学夷及其诗学专著的第一本论著。
作者简介
方锡球,1962年生,安徽枞阳人。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文学院在读博士生。2003年被选拔为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诗学研究,曾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学评论丛刊》、《文艺研究》、《社会科学辑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出版过专著《文艺发展机制论》。
目录
序 第一章 “雍容典雅”的诗学追求与晚明儒家诗学的文化特质   一 从“中和”哲学观到“雍容典雅’’的诗学追求   二 中国古代诗学中艺术理想的两个层面:从风骨论到意境论   三 晚明儒学复兴语境与中国诗学思想的融合 第二章 许学夷生平、交游、思想与诗学活动   一 许学夷生平、交游与诗学活动概况   二 许学夷的思想与诗学价值取向   三 许学夷的诗歌、诗学成就与接受现状 第三章 许学夷诗学思想总论   一 诗歌双重本体论:情兴与诗体   二 正变兼得的发展论:主体、理势与时代   三 接受批评论:既论其“要”、亦得其“偏”其“详” 第四章 许学夷“诗体”论的文化整合特点   一 许学夷论“诗体”的特征:文化与审美二重因素共生   二 许学夷诗体论所体现的发展论意识与整合文化的意图   三 许学夷文化整合方法论与诗歌终极理想形态 第五章 许学夷的元批评与儒家诗学审美化进程   一 “好远兼爱,通方广恕”的元批评与儒家诗歌批评的现实化   二 “诗道”走向美学:许学夷对历代诗学思想评判的核心理念   三 许学夷对诗论家素质的见解:“及乎规矩”与“变化从心”的结合   四 “识见议论”,“代日益精”:许学夷对儒家诗学价值取向的修正与完善 第六章许学夷“破三关”的诗学价值与“正变”之辨的理论意义   一“破三关”的理论内涵与诗史意义   二 “正变”与许学夷的“正变”之辨   三 许学夷“破三关”和“正变”之辨与诗歌发展观念的初步确立 第七章从“感物吟志”说到“情兴”论   一 “感物吟志”说生成的文化语境及其基本内涵   二 “情兴论”的诗学蕴涵和理论特征   三 “情兴论”在诗歌批评中的意义   四 “情兴论”的发展与诗歌演变 第八章许学夷对初唐诗歌中唐诗精神的审视   一 初唐诗歌“才力”与“气象风格”所显示的唐诗格调特征   二 初唐五七言律诗的“造诣”与唐诗精神中的“化境”   三 初唐诗歌“气象风格始备”与盛唐之音 第九章从“兴趣”到“意兴”:盛唐诗歌向纵深发展的审美方向   一 许学夷论盛唐诗歌的“兴趣”及其基本特征   二 许学夷论盛唐诗歌由“主兴不主意”到“意兴极远”   三 从“兴趣”到“意兴”:两种盛唐精神的文学渊源   四 许学夷对盛唐“兴趣”诗歌认识的理论局限性 第十章 盛唐诗歌的“入神”与“人圣”   一 “入神”与“入圣”的诗学内涵及其在诗歌文本中的表现特征   二 李杜诗歌“变而入神”的主体条件   三 李杜诗歌之“变”的表现形式及其诗性特质   四 李杜诗歌“变而入神”的诗体特征   五 李杜诗歌“变而入神”的历史和文化语境分析 第十一章“诗史”之辨:“述情切事”与“悉合诗体”   一“诗史”之说与诗评的价值取向   二 “述情切事”与“诗史”之作的唐诗精神   三 “悉合诗体”与“诗史”之作的唐诗话语特质   四 “诗史”之辨的理论与批评意义 第十二章“诗到钱、刘,气骨顿衰”与唐诗在中唐的转折   一 “才力既薄”与“风气复散”   二 钱、刘诸子“才力既薄”与中唐面目   三 “风气复散”与中唐诗歌“气骨顿衰”   四 钱、刘“气骨顿衰”与唐诗“正变”   五“元和其派各出”与唐诗“大变” 第十三章许学夷对宋人“以才学为诗”二重性的认识   一 诗歌“源流正变”论与宋诗之“变”   二 对“以才学为诗”之“美”的辨析   三 对“以才学为诗”之“恶”的分析   四 许学夷论宋诗二重品格的诗学意义 主要参考书目和文献目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