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小靳匏器範制技艺/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丛书

小靳匏器範制技艺/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丛书

◎振兴传统工艺,弘扬工匠精神 ◎为匏器范制技艺的传承、改革、创新和发展提供弥足珍贵的手资料 ◎极具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 字数: 23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作者: 杨金凤著 著
  • 商品条码: 978755920224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葫芦范制技艺”是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具有很高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范制葫芦”是在葫芦的生长过程中,用经过加工雕琢、刻有阴刻花纹的模具加以规范,使其随生长过程逐渐填实范模中的空间,待葫芦接近成熟后取下模具,使葫芦表面呈现艺术造型和阳文图案。靳氏范制葫芦是家传的手艺,从清末传承至今已是五代。靳建民是家族的第四代传 人,目前家族的手艺系于其一身。 匏器简单地看似乎只是个虫具或者玩具,但是器物上所呈现的内容,反映了不同时期大众的道德审美和精神文化追求。靳建民范制的匏器不仅仅延承了匏器的器型,而且延承着五千年中华历史的文明。 本书作者杨金凤自2014年至2018年,用了整整4年时间到靳建民的种植地跟踪采访,x先后去到种植地300多次,在种植地的摸爬滚打,杨金凤逐渐了解了匏器范制技艺的整个技艺工序和小靳花模匏器对我国葫芦范制技艺的重大突破和贡献,同时通过小靳这个媒介,也认识了全国各地知名的匏艺家、葫芦种植户和葫芦工艺者及葫芦文化传播者,很终写成本书。 范匏——这门古老的天人合一技艺,在当下现代化大都市的京城,依然被匠艺之人怀着一腔情怀传承着。正如澳大利亚雕刻家大卫· 理查德所说:“我没有想到,在北京的一个小村子里,蕴藏着这么有艺术价值的艺术品,这是外国人上百年都想不到的。”希望本书能带领读者了解这门古老的技艺之美。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丛书”中的一本。“葫芦范制技艺”是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匏器范制是我国历史悠久、特色独具的传统技艺,其形、色、质别具一格。本书介绍了匏器范制的历史渊源、制作技艺、技艺传承等,此外还有精美匏作赏析,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
作者简介
杨金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副不错研究馆员,电视剧《家有儿女》的主创编剧,其小品、论文获“群星奖”金奖,同时她还是一位传统文化学者,常年从事葫芦传统文化研究,着有《小靳花范葫芦》《永定河传说》《西山八大处》《古道模式口》等20余本图书。
目录
序 前言 章 匏之渊源 / 001 节 葫芦文化的多样性 / 002 第二节 匏器範制历史渊源 / 011 第三节 1949 年后的匏器範制 / 028 第二章 艺精器巧 / 043 节 靳氏匏器範制的设计 / 044 第二节 靳氏匏器範制模具制作 / 050 第三节 靳氏範匏的栽培管理 / 056 第四节 匏器範制种植中的病虫害 / 082 第五节 靳氏匏器下架及后期处理 / 096 第三章 薪火延承 / 107 节 靳氏匏器範制前三代 / 110 第二节 靳氏匏器範制第四代 / 122 第三节 靳氏範匏技艺第五代 / 142 第四节 靳氏匏器範制的传承和发展 / 151 第四章 匠心独妙 / 167 第五章 匏作赏析 / 189 第六章 花模翘楚 / 211 附录 / 271 后记 / 27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