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传统道德哲学6辨

中国传统道德哲学6辨

  • 字数: 21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 作者: 朱贻庭 著
  • 商品条码: 978754962218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1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今天,我们的使命,就是要总结积2000多年的由中国古代哲人群体所著成的这部伦理学“大书”由朱贻庭所著的这本《中国传统道德哲学6辨》,写好以儒学为主、综合各学派之“学”,以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概念范畴话语系统为基本骨架的构成古代伦理学体系的“古典中国伦理学”,并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取西方伦理学的很好成果,再写主要以中国话语的伦理概念范畴为符号系统的体现中国伦理文化基本特点和时代精神的“当代中国伦理学”。
作者简介
朱贻庭,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伦理学研究。编著《当代中国道德价值导向》、《与孔子对话》等;主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第四版)获2011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上海市普通高校很好教材一等奖;主编《伦理学大辞典》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
目录
自序
一辨:源原之辨
“源原之辨”与“古今通理”——论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基本路径和方法论原则
一、“源原之辨”:一种文化生成的综合成因
二、现代“价值对象性”: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化的内在根据
三、“古今通理”:现代“价值对象性”的具体化
四、化理论为方法:“古今通理”的现代价值再创造和民族“精神命脉”的延续
二辨:天人之辨
“天人合一”: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核心范畴和理论基石——论“天人合一”的宇宙结构模式和人生修养境界
一、“天人合一”的两个层面
二、“天人合一”的宇宙结构论与道德本体论
三、“天人合一”的人生修养境界说
四、内含于传统“天人合一”论中的“古今通理”
三辨:义利之辨
传统“义利观”的两层含义和“重义”精神——治国价值方针与人生价值取向
一、“义利之辨”释义
二、作为治国价值方针义利观的“重义”精神及其“上重义”、“由义”和“公正”之义
三、作为人生价值取向义利观的“重义”精神及其“义为目的”和“义贵有功”的价值模式
四、继承和发展传统义利观的“重义”精神
四辨:和同之辨
“和”的本质在于“生”——论传统“和同之辨”与“和生”之道
一、“和”与“生”
二、“和生”与“和合”
三、“和同”与“专同”
四、文化发展的“和生”之道
五辨:本末之辨
“崇本息末”与老子反对道德虚伪的批判精神——读《老子》和王弼的《老子注》
一、“本末之辨”与道德结构
二、道德之“本”,“本在无为”
三、“崇本息末”和反对道德虚伪的批判精神
四、“本末之辨”对道德治理的方法论意义
六辨:形神之辨
“‘形神统一’文化生命结构”及其方法论意义——兼论“形神统一”的道德生命结构
一、“形神统一”由人体生命结构到“文化生命结构”的升华
二、“形神统一”:中国哲学语境中的“文化生命结构”
三、“‘形神统一’文化生命结构”与卡西尔“文化符号”论
四、“‘形神统一’文化生命结构”论的方法论意义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