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地的嬗变——城乡巨变与近二十年散文创作

大地的嬗变——城乡巨变与近二十年散文创作

本书是近二十中国散文研究的重要著作,对当代散文史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字数: 2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 作者: 陈镭 著
  • 商品条码: 978757110132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6
定价:¥5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近二十中国散文研究的重要著作,是作者在博士论文基础修改而成。本书摆脱既有研究存在的散文本体论的桎梏,将现代散文的形成视为其在“现代”观念影响下,中国古代“文章”多重功能性持续削弱的产物,将近二十年散文的文体变革与写作内容的调整,视为散文逐步恢复其部分功能性的表现。以此为基,进入散文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怎样写与这样写的意义何在等切关散文本质的主要命题。
作者简介
  
目录
上编 “地之子”的分化
章 面向自然的信仰重建
节 生命意志的自然归依
第二节 与万物荣辱与共的灵魂
第三节 土地道德的散文迂回
第四节 自“荒野”而田园的自然观
第五节 天道人世的审美追问
第二章 故乡消逝的乡野彷徨
节 乡土想象的历史终结
第二节 乡土文化的优势
第三节 苦难焦虑症后的再度“彷徨”
第四节 乡土“彷徨”书写的身份问题
第三章 风景与回忆的意识反复
节 风景的指义与“乡土”
第二节 丧家: “风景”的文化认同危机
第三节 记忆、现实、梦境的散文“风景”血脉
第四章 乡野“乌托邦”的幻灭与苏醒
节 “乌托邦”与理想幻境的崇高感
第二节 自给自足的乡村现代“桃花源”
第三节 “残缺” “乌托邦”的细节
第五章 底层命运的黑暗之声
节 “底层”与知识精英的文学底层观
第二节 “黑暗”原型象征与艺术效果
第三节 底层整体命运思索与主观真实
第四节 “人民性”脱离与文学现实主义问题
下编 世俗与精神之城的对峙
第六章 两种文化冲突的历史抒情重建
节 城乡文化冲突的历史文化考量
第二节 城市内蕴的价值观与整体的文化自信
第三节 文化冲突与城市精神的文学现代性
第四节 城市精神气质的超越性与抒情性的现代来源
第七章 城市的“无言”与“民魂”的碎片化
节 “碎片化”之变:当代都市生活心灵图景
第二节 “孤岛”号观之衍:城市空间的散文言说
第三节 “停顿的时空”:城市公共空间文化的失衡
第四节 受损的民魂:国民精神与散文都市书写
第八章 “日常生活”:消费观念与城市情感内转
节 日常存在与“新日常”之“生活革命论”
第二节 基于本土实情的散文“日常生活”理解
第三节 城市“日常生活”的观看、体验与情感内转
第九章 幻象的锁链:女性“现代”的崛起与制约
节 以家为核心:女性“自我”与家庭伦理之变
第二节 以“个人”为核心:物质环境与女性“个人”
第三节 幻象的锁链:幽微世界与欲望写作
第十章 从女性走向历史的散文之路
节 “女眼”下的历史、人生、世界
第二节 历史正义与女性思想散文血脉
第三节 “叛逆”的“思想者”群相与“无家”宿命
第四节 从女性体验中走向历史
结语 新时代语境下散文发展潮流转向
散文的“体”“质”(代跋)――基于当代散文理论争议点的思考
摘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