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戏曲音乐近代史

中国戏曲音乐近代史

  • 字数: 210千字
  • 装帧: 软精装
  •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作者: 包澄洁 著;王文章 丛书主编
  • 商品条码: 978756990706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3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从梆子腔开始至京剧形成过程中,中国戏曲板腔体音乐结构体制的成熟,以及地方多声腔剧种音乐的变异,地方小戏剧种蓬勃发展过程中音乐的多形态发展。作者选择中国近代戏曲拥有代表性的剧种、事件,例如京剧、川剧、粤剧等,分析其音乐成因,择其要加以分析、研究,从而认为,近代戏曲音乐成就优选者京剧音乐,是在成熟的戏曲剧种徽调、汉调音乐基础上,由徽班、汉调很很好的艺人,在北京这个古老文明的城市,与北京的观众共同创造的,所以虽经百年发展,剧已成为国剧,音乐已达很完美之水平,引全国戏曲均来效仿。同理,川剧艺术起点高,与它的“五腔共和”中之“五腔”均是成熟剧种,并都有各自很好艺人及剧目有关。
作者简介
包澄洁,1958年参加北京曲艺团,任曲剧队乐队伴奏员。1961年考取中国戏曲学院戏曲音乐系插班生,1963年毕业。毕业后回北京曲艺团先后任曲剧队、曲艺队乐队队长、音乐设计、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北京卷》、《中国曲艺志·北京卷》编委。1986年调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戏曲志》编辑部,先后任编辑、编辑部副主任,《中国曲艺志》特邀编审、出版责任编辑。1993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1840——1911
第一节 戏曲音乐迈向近代
第二节 板腔体音乐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多声腔剧种音乐的融合及其变异
第二章 1912——1937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与戏曲音乐的变化
第二节 京剧音乐结构体制的完善
第三节 粤剧音乐的一场革命
第三章 1938——1949
第一节 传统与近代并存
第二节 从滩簧音乐到沪剧音乐的变化
第三节 越剧音乐
第四节 曲剧音乐的演化过程
第五节 评剧音乐的形成
第六节 楚剧音乐的形成
第七节 近代戏曲音乐小结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