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爱因斯坦的梦

爱因斯坦的梦

  • 字数: 10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作者: (美)阿兰·莱特曼(Alan Lightman) 著;童元方 译 著作
  • 商品条码: 978753215358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57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爱因斯坦的梦》以1905年的瑞士伯尔尼市镇生活为背景,虚构出了若干爱因斯坦的梦:或悲悯尘世哀凉,或唏嘘爱情飘忽,一字一字如明月松间,清泉石上,体现了对生命的俯就与关怀……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的一年,假设那一年他做了关于时间的梦呢? 在作者阿兰·莱特曼笔下,时间的无限可能性被展示得淋漓尽致。30个关于时间的迷离又奇幻的梦,仿佛以雕刀刻出、以画笔绘出、以琴弓拉出的优美文字,是时间之梦,却饱含哲思,窥察宇宙。
内容简介
《爱因斯坦的梦》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与人文学教授阿兰·莱特曼创作的一部小说,篇幅不长,却字字珠玑。
一九○五年,历目前重大的一年,在瑞士专利局工作的爱因斯坦即将要创造出惊天动地的理论,却陷入了一段又一段的梦中……在梦里,时间是一个圆,反复循环;或者,时间静止不动;有时,时间是一只夜莺,人们想捉而捉不到;但捉到时鸟却立时死亡…… 这三十个各自独立的梦境,交相出现在对爱因斯坦生活的描述中。在梦里,时间是圆的,人生就是重复;时间是可以拐弯的,爱情有不同的走向;时间是柔软的,流淌的;有时候又是凝固的,冻结在爱的瞬间……这些天马行空般的梦,仿佛将人生、宇宙种种优选问题思索了遍,留下了无数个关于生命的问号,让我们不停地叩问: 如果时间流转的方式不同,我们仍会如同现在一样的生活吗?如果生命以老朽为始,以童稚为终,那么年轻和年老如何定义?如果生命只有短短的二十四小时,看过一次日出就要淍零,此刻为何奔忙?如果所有梦想都将预知会成败,我们是否还会梦想?如果此刻初遇的爱人,下一刻便不复存在,爱情会不会只是一场徒劳?如果一分钟后世界就要末日,又该在哪里与谁相伴? 
作者简介
阿兰·莱特曼(Alan Lightman),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小说家,出生于一九四八年。身为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士,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博士的他,是美国《哈泼市场》、《纽约客》、《纽约书评》等报刊的专栏作者,在他笔下,曼妙文笔、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与精准的科学洞察力,令人匪夷所思地结合在一起。他的处女作《爱因斯坦的梦》于1993年一问世,变成为优选畅销书,其对时间的思考包含哲思,令人折服。他于2000年出版的小说《诊断》(The Diagnosis)则进入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决选名单。此外,还有散文与寓言选集《时间旅行和老爸乔的烟斗》(Dance for Two),以及多本阐述科学的书籍。
童元方,台湾大学中国文学士、美国奥立冈大学艺术史硕士、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教哈佛大学,现为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教授。中文著作有《一样花开——哈佛十年散记》《水流花静——科学与诗的对话》《爱因斯坦的感情世界》《为彼此的乡愁》。英文著作有:Two Journeys to the North:A Comparativestudy of the Poetic Journals of Wen T'ien—hsiangand WuMei—ts'un。译作有《爱因斯坦的梦》《情书:爱因斯坦与米列娃》与《风雨弦歌:黄丽松回忆录》,另译有明代女子曹静照、马如玉以及清代女子吴规臣、梁德绳的诗,收在Women Writers of Traditional China一书中。

童元方,台湾大学中国文学士、美国奥立冈大学艺术史硕士、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教哈佛大学,现为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教授。中文著作有《一样花开――哈佛十年散记》《水流花静――科学与诗的对话》《爱因斯坦的感情世界》《为彼此的乡愁》。英文著作有:Two Journeys to the North: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oetic Journals of Wen T'ien-hsiang and Wu Mei-ts'un。译作有《爱因斯坦的梦》《情书:爱因斯坦与米列娃》与《风雨弦歌:黄丽松回忆录》,另译有明代女子曹静照、马如玉以及清代女子吴规臣、梁德绳的诗,收在Women Writers of Traditional China一书中。
目录
《爱因斯坦的梦》无目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