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书生之见

书生之见

  • 字数: 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作者: 许子东 著
  • 商品条码: 978756991814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15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书生之见(子东时间)》是有名媒体人、学者许子东的随笔集,共分为“人生”、“书中”、“世间”三部分,以独特的角度,点评社会热点问题、文化现象和文学生态。切中时弊,指出当下国人种种焦躁心态;又以诚恳态度,为当今社会提供一种思路和方向。书生观点,热辣文字,有趣有料。
作者简介
许子东,有名媒体人,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20OO年起担任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嘉宾。著有《郁达夫新论》、《香港短篇小说初探》、《张爱玲的文学史意义》等作品。
目录
第一章:人生
共筑平庸的幸福时代
是残酷底层物语,还是现实困境
更换了记忆,就是更换了生命
教育是维系社会公平的途径
全民迷恋“北上广”
天生我儿必有用,何必要买天价房
人生有什么想不通的,到墓地看看
一个人的毕业照
被歧视的人更容易歧视他人
师生关系中的家庭道德与契约精神
读经少年的辛苦与美梦
第二章:书中
中文系能不能出作家
对屈辱感的执著和迷恋
莫言之后,还有谁能获诺贝尔奖
“鲁郭茅巴老曹”的意义
如果巴金生活在现在
我对杨绛的崇拜跟钱锺书无关
张爱玲和傅雷的文坛旧事
《白鹿原》是另一种《红旗谱》
文学回归“上半身”
折叠万物,占领夜晚
第三章:世间
各说各话的方言
艺术第一才可能有更大的政治效应
电影的情怀和价值观
美人鱼捉妖,泰?港?心花怒放
大众是伟大的,小众却不一定不美好
国产电影的光荣和羞愧
孜孜不倦地看国足是种什么心理
“网红”经济是叶公好龙吗
蹲着也是多元文化的一部分
左右派之争是社会健全的标志
恐怖主义总是最大的错
什么是香港文学
跑马文化
摘要
2015年夏天,搜狐文化版约我开一个专栏,每期文字1000多字,音频6~8分钟,每周两期(后改为每周一期,字数增加)。说是“什么都能谈” ,当然主要是与文化相关的话题,栏目就叫“子东时间”。我当然知道这是搜狐对我的信任,播出后据说流量很大,读者反应也不错。感谢大家的支持。虽然是“什么都能谈”,我说的大致还是和文学、电影、教育相关的事情。一个人的兴趣范围与能力终究相当有限。感谢北京华文时代书局,将“子东时间”2015到2016年的文字稿,经过选择,印成这本小书。这也是我第二次出版非学术研究类的评论集(上一次是人民文学2011版的《许子东讲稿第三卷:越界言论》)。我和搜狐的合约本来是到2016年底,或者还会延长。但在2016年9月,我所任教的岭南大学内部有人反对,结果这个栏目就停了下来。搜狐的同事很奇怪,说宣传部、网信办都很支持,为什么贵校……?我只知道这肯定不是校长或校管理层的意见。具体原因,我到现在也不清楚。学者该不该写些专业研究之外的文章?可不可以通过电子媒体、网络、电视、广播等发表意见?这倒是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值得一议。我想第一,大众媒体和专业研究并不天然对立,有时也可良性互动。个人实践,2016年下半年,“腾讯新闻”现场直播我在岭南大学中文系的现代文学课,“基本无差评”,理想国即将出版全部文字稿。第二,学者在论文之外再写文化评论,也是一种自我调节和平衡,在忧国忧民与“自己的园地”之间平衡,在为国家与为学术之间的平衡(我所认识的同行朋友如钱理群、赵园、陈平原等,每年都会在研究著作外出版随笔游记等等) 。第三,现在学术研究事实上已经摆脱不了印刷工业与电子传媒的互动,出书签约不仅有文字版,还会包括电子版、有声书等等,一流学术刊物也会有网络版。笼统歧视网络上的文字,相当可笑。第三,当然学者也可以坚决拒绝媒体,只做传统研究,也可能很有成就。但这只应是个人选择,而不应成为行政纪律。否则显而易见,既损害大学学术自由,又侵犯他人公民权利。这些,其实都是常识。这本小书,讲的也都是常识,只是我们正面对一个常识也会被人忘却、被人挑战的“小时代”(或者是大时代重临)。对于收在本书中的文章,我不再多做议论了。简单地说,就是“什么都可以说”,我也只能说这些,只能这样说。没说的,没说透的,没说完的,只能请大家原谅了。许子东2017年8月24日于香港麦当劳道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