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1840-1912法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1840-1912法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 字数: 21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韩梅 著
  • 商品条码: 978756903571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8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异国形象是异质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的结果,从历史文化语境和文学审美角度来考察异国形象,对于理清一国文学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互动关系、相互影响以及一国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很有必要。本书以法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为研究对象,主要依据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通过对1840年至1912年这一特定历史时段内法国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纪实性文本和想象性文本的细读,采取文本分柝和语境分柝相结合、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勾勒其中所呈现的中国形象及其主要特征,探讨作为注视者的"自我"在塑造中国这一"他者"形象时的历史文化语境、主观心态以及这种心态和语境与所呈现的异国形象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法国文学中中国形象的演变有助于我们认识他者目光注枧下的"中国形象"被西方扭曲的过程,从而实现自我的主体认知,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作者简介
韩梅,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讲师,比较文学博士,法国巴黎第十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和法国文学。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skq201244)一项,出版译著《古罗马人的阅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和《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目录
绪论(1)
第一节研究对象(1)
第二节研究现状综述(5)
第三节学术价值(21)
第四节研究思路(22)
第一章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6)
第一节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建立和发展(26)
第二节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33)
第三节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的意义(41)
第二章19世纪前法国文化阶层视野中的中国形象(46)
第一节西方对中国的发现(47)
第二节传教士建构的中国形象(53)
第三节启蒙运动时期的中国形象(68)
第三章"中国热"余温下的中国形象(93)
第一节泰奥菲勒·戈蒂耶:水中倒影里的中国(94)
第二节朱迪特·戈蒂耶:诗意的中国(109)
第三节古伯察神父笔下的中国(124)
第四章殖民主义视野中的中国形象(142)
第一节儒勒·凡尔纳:落后动荡的中国(143)
第二节奥克塔夫·米尔博:酷刑与艺术交织的中国(158)
第三节皮埃尔·洛蒂:恐怖又迷人的中国(171)
第五章作为精神家园的中国形象(185)
第一节保尔·克洛代尔:"凝定"的中国(185)
第二节维克多·谢阁兰:"多异"的中国(200)
第三节维克多·谢阁兰:神秘不可知的中国(211)
结语(229)
参考文献(23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