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光影之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10周年论文

光影之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10周年论文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黄会林 主编 著
  • 商品条码: 9787543854130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第一届:1998年5月,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支持下,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学校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中国高教影视教育研讨会,商讨建立研究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会议认定:电影和电视是19世纪以来人类最富有想象力的发明。今天,谁也无法否认它已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影视教育已深入中国高校,成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目录
影视教育研究   关于影视艺术教育与学科建设之思考   电视节目主持人培育模式思考   新世纪影视教育的特点和走向   论地方性综合大学影视艺术专业教育——以广西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为例   论视觉文化语境中我国高校的影视素质教育   关于数字媒体类课程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电影研究   中国大片向何处去?——兼论电影理论应承担的责任   论多极影像中的亚洲新电影   “后假定性”美学的崛起——试论当代影视艺术与文化的一个重要转向   大后方电影创作四论   影如其人,一个看似乖离的比较研究——黑泽明、张艺谋、陈凯歌的人格构成及其电影表达   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电影发展策略   论低成本电影的成功模式/   多元与主流——论美国当代电影表演   影人大迁徙和电影传播新格局   占尽风情向小园——当代女性导演对纪录片的贡献   从民俗镜像看“后新时期”第五代的流变   韵味与中韩影视   “本土景观”建构——亚洲新电影重要的镜语特色   当代中国电影中的黑色幽默——从《黑炮事件》、《活着》到《寻枪》   北京影像空间的嬗变   论近年少数影视作品的误区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   同性恋亚文化与同性恋电影的性别修辞   中国电影声音理论萌芽初探   论中国新生代电影的后现代特征   从格里菲斯《残花泪》说起   宣传、娱乐和文化——中国影视传播的功能类型与功能博弈   影视艺术的审美职能与特性   从创意产业的角度看电影市场——寻找增强我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的市场路径 电视研究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本土文化特色   试论西方“电视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在文化研究的视野中加以考察   大众传媒娱乐化:历史渊源和现实需求   论模式的突破与文化意蕴的彰显——近年来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反思   透视电视“学术明星化”现象   《百家讲坛》现象研究——对电视媒体的文化生产机制的反思   方言新闻:“故事化”传播与呈现   艺术表达与文化工业:中国纪录片的热和冷   “美、真、善”的此消彼长——新时期纪录片创作本质诉求的位移   作为“存在之思”的纪录片——兼论纪录片的关系性真实   解析《远祖之谜》   美剧流行的元素探析   反特类型剧的叙事超越——《数风流人物》的叙事话语与意识形态考察   电视艺术的审美生成   论网络媒介与社会文化整合   数字音乐在数字娱乐中的重要作用   向本体逼近:动画艺术的品格探查   论MTV/MV对当代青少年观众的影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