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名贤奇遇

名贤奇遇

  • 字数: 2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刘洪仁//杨立升 著 刘洪仁,杨立升 编
  • 商品条码: 978754112991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定价:¥1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的白话小说,起源于隋唐时期出现的"说话"(即讲故事)和唐代佛教寺院的俗讲(讲宗教故事)。到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城市人口增加,适应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通俗文艺如"说话"、杂戏等大大兴盛起来,其中尤以"说话"最受巿民欢迎。由于竞争激烈,因而刺激了说话技艺的提高。艺人们竟献一技之长,各说其熟悉的题材和故事。到了南宋,便出现了"说话四大家数"的说法。所谓"家数",也就是门类。"四家"的划分,历来说法不尽一致,一般认为是:小说、讲史、说经、合生。"小说"有讲有唱,内容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大多是情节比较简单的爱情、公案、英雄和神怪等故事;"讲史?"只说不唱,讲长篇历史故事;"说经"演说宗教佛经故事;"合生"由两人表演,一问一答,伴以歌舞,近似于后代的相声。四家中最受欢迎的是"小说"和"讲史"。由于"说话"大受欢迎,精明的书商们看到了商机,将"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即话本,稍加润色整理,刻印出版,这就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白话小说——话本小说。"小说家"的话本直接发展成为后来的短篇白话小说;"讲史家"的话本(在元代又称"平话"),至元末明初发展演变成为长篇章回小说。
目录
   

滕大尹鬼断家私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
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老门生三世报恩
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卢太学诗酒傲王侯
进香客莽看金刚经  出狱僧巧完法会分
青楼市探人踪  红花场假鬼闹
硬勘案大儒争闲气 甘受刑侠女著芳名
贾廉访贋行府牒  商功父阴摄江巡
伪汉裔夺妾山中  假将军还姝江上
巧妓佐夫成名
贪婪汉六院卖风流
假虎威古玩流殃 奋鹰击书生仗义
王锦衣衅起园窖 谢人智尿粒蛊
走安南玉马换猩绒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