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记忆新秩序(空间媒介中的汶川地震)

记忆新秩序(空间媒介中的汶川地震)

  • 字数: 19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叶茂 著
  • 商品条码: 978756891848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8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汶川地震,如何从一个特定时空维度中的灾难事件,成为一系列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挥出重大社会和文化价值的国家记忆遗产?本书聚焦保存和建立灾难记忆的空;间媒介,包括网络赛博空间、博物馆、地震遗址等,站在震后10年以上的时间长度和视野广度,考察灾难记忆的空间媒介建构和再现过程。在本书的研究和写作中,始终都有一个学术关照,即记忆受众。本书企图探寻官方言说者如何建构现存的灾难记忆秩序,而民众言说者又如何与之形成关系,形成了何种关系。在官方的“制度时空”展演和建构中,民众如何通过身体和想象,共同参与灾难想象共同体的建构,从私域到公域存在一种怎样的记忆勾连状态,亦即“记忆新秩序”——从地震发生至今的一个动态性过程。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如何定义和安放记忆
第二节 本书结构
第三节 问题意识和方法论
第一章 灾难记忆——源与流
第一节 记忆:神话源头
第二节 集体记忆:社会学记忆研究的元规则
第三节 文化记忆:聚焦媒介
第四节 灾难记忆:被建构的灾难
第二章 汶川地震灾难记忆的空间媒介呈现
第一节 作为灾难事件的汶川地震
第二节 灾难的“言说”
第三节 受众:两类记忆公众
第四节 汶川地震灾难记忆的媒介化分期
第五节 空间化媒介:创伤场景的再现和互动
第三章 记忆书写:赛博空间中的协作与争夺
第一节 在线记忆的前区:记忆内容文本研究
第二节 记忆书写的时间规律:遗忘与唤醒
第三节 记忆书写的篇幅变迁与编辑历史:记忆协作与争夺
第四章 空间展演:博物馆的灾难叙事与观众经验
第一节 记忆机构的构建:言说者的博弈
第二节 作为媒体的博物馆:灾难叙事
第三节 灾难、集体记忆与认同:观众经验与感想
第五章 空间秩序:遗址的记忆“异托邦”
第一节 北川老县城遗址概况
第二节 记忆空间秩序的形成:作为“异托邦”
第三节 记忆社群空间秩序的多维分布
附表
附表一:北川县遗址博物馆事件建筑(21处)所对应的具体事件
附表二:LIWC类别词名称及范例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