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交流与交通

交流与交通

  • 字数: 16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傅林祥 著作
  • 商品条码: 978721405036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3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套书名为《地图上的中国历史》,包括《疆域与政区》、《古都与城市》、《交流与交通》、《民族大迁徙》四种,顾名思义,是以地图为纲,讲述中国历史的某一方面。
前贤总结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强调要抓住几个W,其中一个就是Where(哪里)。因为任何历史事实,无论是人物、制度还是事件,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与一定的空间范围联系起来的,都发生或影响于地球表层的某一个点、线、面。正如先师季龙(谭其骧)先生所言:“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
空间因素对历史的作用如此重要,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解历史不可或缺的因素。但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亲自考察全部空间。即使能够身临其境,也未必能发现特定空间的概貌和特征,所以地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使在测绘技术还不发达、绘制地图相当困难的古代,学者已经充分认识到地图的运用对于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性,形成“左图右史”的传统。地方志的前身“图经”就是有图有经,其中的图主要是地图。其他一些史籍也往往附有地图,并形成专门的读史地图集和历史地图集。早在公元3世纪,贾耽就曾按《左传》等书的内容编成《春秋盟会图》。1905年问世的杨守敬所编《水经注图》,采用朱墨套印、古今对照,是历史专题地图的集大成之作。公元1137年刻石的《禹迹图》是贾耽《海内华夷图》的简略版,并且立于州学之内,显然是用于教学。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九州、四荒与国中——先秦时期交通的形成
1.《禹贡》九州与早期的水运网络
2.从九州到大九州
3.《尔雅》四荒与周穆王西征
4.国中、车与早期的贸易
第二章  驰道、丝路与楼船——秦汉时期交通的开拓
1.秦代的道路交通网与驰道
2.秦始皇威服海内的四次东巡
3.沟通五岭南北的灵渠
4.通往云贵高原的西南夷道
5.驿传制度的兴起与健全
6.张骞通西域与甘英使大秦
7.楼船、巡海与沿海航路的开拓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