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欧婚姻、家庭与人口史研究

西欧婚姻、家庭与人口史研究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 作者: 俞金尧 著 著
  • 商品条码: 978751433210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08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围绕西欧历史上的婚姻、家庭、人口主题而展开的社会史研究。作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西欧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的社会转型时期,力图通过观察那个时期欧洲人的日常私生活和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及其变迁,来理解它们与西欧社会发生转变的关系。
作者的研究表明,历史上欧洲人独特的婚姻形成途径、个人成长经历、家庭财产的分配和继承方式、老年人的赡养习惯等婚姻和家庭生活,与欧洲更广泛的社会经济生活紧密相关,它们是现实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受制于客观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同时,也对宏观的欧洲社会及其变迁产生直接的影响。
作者认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个人权利观念、独立和自主的意识、积累财产的愿望、生儿育女的策略、人口流动的习惯等等,与欧洲近代社会的起源和形成相适应。本书的主题虽然集中于欧洲的历史,但作者在论述过程中时常采用中国历史的视角,甚至做一些简要的比较,这将有助于读者对中西方历史社会及其不同发展路径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简介
俞金尧,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专业方向为外国历史和外国史学理论,在世界近代史和欧洲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的经济社会史方面研究颇有建树。曾在杭州大学和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后来又在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维也纳大学、德国马普历史研究所等多个国外的大学或学术机构访问、学习。1989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工作,现为该所研究员,并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
目录
总论社会史:书写人民大众的历史/001
第一节社会史研究面临的挑战/001
第二节社会史学以民为本/006
第三节“新文化史”的社会史属性/014
第四节社会史学发展中的多样性(上)/023
第五节社会史学发展中的多样性(下)/031
第六节实践理论和实践中的史学/044
第七节转向但不偏向/051
婚姻
第一章中世纪教会婚姻法中的同意原则/058
第一节同意原则的形成和推行/059
第二节同意原则形成的相关背景/067
第三节婚债和夫妻情分/076
第二章结婚的自由和限度/083
第一节私婚泛滥/083
第二节抑制和惩治私婚/091
第三节婚姻司法权的转移/105
第四节家长的权威及其限度/111
第五节社会秩序与结婚自由/124
第三章已婚妇女的财产权利/131
第一节寡妇的财产权/131
第二节法律对寡妇产的保护:以英国为例/141
第三节已婚妇女财产权利的发展/149
第四章寡妇再嫁/153
第一节寡妇再嫁的事实/154
第二节寡妇再嫁的经济优势/163
第三节寡妇再嫁的文化和舆论氛围/167
第四节寡妇再嫁的必要性/173
第五节寡妇再嫁的后果/180
家庭
第五章西方家庭史研究/184
第一节家庭史学的变迁/184
第二节家庭史研究的学术意义/202
第六章家庭与欧洲的历史/221
第一节古典家庭的奴性/222
第二节家长权及其衰退/229
第三节份地名义下的家庭共同体/235
第四节从住户到家庭/247
第五节在欧洲历史中认识家庭/256
第七章亲族共同体和亲族关系/258
第一节对亲族关系的一般认识/258
第二节日耳曼人的亲族共同体/260
第三节亲族势力的收缩/265
第四节大众的亲族关系/273
第五节关系松散的近亲/289
第八章儿童期/297
第一节阿里埃斯的《儿童的世纪》/297
第二节儿童史研究兴盛/301
第三节揭示真实的儿童形象/317
第四节儿童史研究资料评析/323
第五节破解传统/现代的二元结构/333
第九章成长的经历:生活周期用人/344
第一节“生活周期用人”概念/345
第二节生活周期用人特点/349
第三节用人制度的成因/370
第四节用人制度的影响/378
第十章家庭财产的传承/387
第一节财产继承制度/387
第二节欧洲各地不同的财产继承方式/391
第三节一子继承制/395
第四节长子继承制的起源/397
第五节财产继承和家庭关系/403
第十一章老人及其赡养/414
第一节老人的概念/415
第二节儿女不足以为养老的依据/422
第三节退休和退休协议/427
第四节机构养老/440
人口
第十二章18世纪英国的人口和发展/448
第一节18世纪英国的人口状况/449
第二节死亡率下降及其社会条件/455
第三节出生率上升及其社会经济背景/461
第四节社会经济转变中的人口增长/468
第十三章马尔萨斯主义兴起的社会文化基础/475
第一节马尔萨斯主义的兴起/475
第二节马尔萨斯主义兴起的原因/478
第三节中国“马尔萨斯主义”的命运/481
第四节追求“适度人口”的西方传统/486
第五节重商主义时代:一个反传统的时代/498
第六节马尔萨斯主义:传统的回归和张扬/502
第十四章从中西人口史比较看历史上中国“已婚低生育率”/506
第一节18世纪以来中国的人口增长/507
第二节较高的中国人口死亡率/512
第三节较低的已婚生育率/516
第四节如何解释人口快速增长/524
附录:中国传统养老制度/526
第一节赡养老人的制度/527
第二节对子孙的依赖/537
第三节制度的生命力/550
参考文献/56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