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趣味语文探秘600则

趣味语文探秘600则

让学生爱上语文的趣味故事集锦,语文老师活跃课堂气氛的法宝
  • 字数: 30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作者: 于海洲 编著
  • 商品条码: 97875180233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7
定价:¥3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趣味语文探秘600则》包含大量精巧幽默的语文故事,妙语、奇诗、巧联语段,格调高雅,适合青少年作为课外趣味读物,也适合成人读来调剂身心、提升国学素养。
2.作者于海洲老师,是靠前知名辞赋家、诗词家,语文功底深厚。对语段及相关知识点的解释很好专业、准确。
内容简介
本书收选含有语文知识要点的小故事、诗词联、精彩语段等资料,以“有趣味”且包含某些语文“知识点”为选取原则,少数原文引录,多数则加以改写、译编,大体按“文字”、“语音”、“语汇”、“语法”、“修辞”、“逻辑”、“写作”、“标点”之类为序,文后以“解说”的方式,简明扼要地阐释有关知识点,其目的是使读者在欣赏这些“妙语奇文”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得到语文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和熟悉一些表达技巧,以收“一石三鸟”之效。本书是“智慧大拼盘”,适合一切文学爱好者,尤其是中学师生和文化工作者阅读。
作者简介
于海洲,1946年生,辽宁昌图人。毕业于原辽宁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中学语文教师、老年大学诗词教师等职,现为《中华诗词》、解放军《红叶》特约校对,《中华辞赋》特约编委,《诗词世界》等多家刊物顾问。已出版《诗词曲律与写作技巧》《诗词曲韵宝典》《当代百家辞赋评注》《诗赋词曲读写例话》《怎样作赋》《老年大学国学参考教材》《诗词曲赋修辞技法》《诗词曲赋实用语法》等作品。
目录
001黑齿白齿
002“锡茶壶”
003江心贼
004都都平丈我
005文朝丈庙
006读白字
007官读别字
008吴郡大老倚闾满盈
009弄獐之喜
010白肚皮
011书吏不敢写“聂”字
012革去秀才
013沁阳·泌阳
014鸟鲁木齐
015误字
016母许招贴
017招祖
018杨永鸣买杏
019我不敢取
020琵琶不是此枇杷
021传位于四子
022犬门而入
023进士进土
024高士其改名
025纪晓岚释“东西”
026“东西”问答
027“明月”与“黄犬”
028某长谈外语
029我们是学生
030膏药不可吃
031“那个”的“那个”
032哪里!哪里!
033自行车
034“我贵姓王”之类
035我是新闻系
036我哥哥是个女孩
037乱题词
038陆文夫的“贪污款收据”
039胜利永远属于中国人
040以双对单
041急不择词
042虚字传神
043臣节重如山乎?
044何必“与”“共”?
045东西南北
046书犬马事
047放狗屁
048同字不同意
049母配孟德
050屡败屡战
051马跑伤人
052一人庆有,万寿疆无
053小处不可随便
054纪晓岚改句讽庸医
055颠倒诗(一)
056颠倒诗(二)
057颠倒诗(三)
058“一天”与“一年”
059“活着”与“吃饭”
060你知道什么?
061古语改变令
062巧调诗句讽俗僧
063寒雨连江夜入吴
064贯彻落实
065狗官建霖
066贬语广告
067宋张弘范灭宋于此
068诸葛子瑜之驴
069此君之写照者
070大独裁者
071禽言令
072禽言诗
073祝枝山妙对徐子建
074嵇熙夕夕携犀戏
075施氏食狮史
076于瑜与余欲渔遇雨
077遗镒疑医
078同韵对
079妞妞遛牛
080今世进士尽是近视
081分明君高臣下
082枯藤老树昏鸦
083鸡有七德
084篱笆·女人和狗
085天×地×
086桃花冷落
087万树的《渔父词》
088堆絮体
089可以清心也
090“牛皮”对“苇子”
091金山寺回文
092丈夫念妻回文
093顺诗倒词巧回文
094回文诗词合璧
095吾味知足
096叠字连环诗
097回旋拆字诗碑
098回文卷帘四季诗
099反复诗
100神智体诗(一)
501猫哪去了
502知了与狐狸
503屈原救纪晓岚
504寄征衣
505艾子求情
506真假曹操
507纪晓岚代写状纸
508冯玉祥巧难吴佩孚
509请柬与寿礼
510某生的逻辑
511巧女难皇帝
512绞死?淹死?
513邓析操两可之说
514秦赵之约
515天有头乎?
516昨天日远,今天日近
517天姓也
518我何不肖?
519解画
520孔雀东南飞
521贵妇人买戒指
522不辨大小姨
523乌鸦与飞机孰多
524厨师与作家
525答令尊
526“郁达之夫”与“邵力之子”
527相面
528口中有人
529刮我们的胡子
530“白面微须”之辩
531孔子之后有孔明
532借锅
533请发回蝗虫
534“七分年岁”与“一百几十岁”
535沙子着火
536老舍的戏曲信
537鼬本信
538广告诗
539黄庭坚扩写《渔歌子》
540巧改《醉翁亭记》
541琴操改韵唱秦词
542“三不”有因
543“十大危险”广告
544赵匡胤咏日出
545司马光岭头吟诗
546朱元璋吟《金鸡报晓
547这家老妇不是人
548解缙吟诗戏君王
549解缙巧作《有喜》诗
550前粗后细诗
551百鸟归巢
552郑板桥咏雪
553柳絮飞来片片红
554白鹤变黑鹤
555乩仙巧咏红梅花
556奈何
557李调元吟《麻雀诗》
558成语新解
559马如飞救场
560猎狮
561此时无声胜有声
5620比0
563一字赠言
564三V捷报
565三言小说
566约翰逊认输
567最短的剧本
568我是第十四个
569曹植七步喻君王
570恨不相逢未嫁时
571画眉深浅入时无
572摘瓜诗
573花影
574韩信画兵
575竹锁桥边近酒家
576深山藏古寺
577踏花归去马蹄香
578一只半骆驼
579蛙声十里出清泉
580万绿丛中红一点
581临终诗种种
582短柱体
583书手咏茶
584宵寐匪祯,札闼洪庥
585乃矢为毒虫所袭
586秀才买柴
587百病综合征
588哕唆诗
589哕唆歌
590不再哕唆
591祭医妙文
592二郎庙记
593大炸八块
594录取前三名
595两个黄鹂鸣翠柳
596绝情,还是“钟情”?
597杜诗名菜
598中外书名对译之趣
599谁做
600打油诗
601我儿与他儿
602十七字诗
603诗号
604书号
605雄辩症
606反问症
607丢都番自撰墓志铭
608请光寄标点符号来吧
609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610男女授受不亲
611祝枝山写春帖
612巧断《凉州词》
613巧断《清明》诗
614一联多读呈奇观
615媒婆巧语
616张老汉的遗嘱
617留客不留
618巧写合同
619你赢她输
620谁得了冠军?
621祖宗之法
622手表不要退回
623优质羊皮合同
624头蹄不要去掉下水洗净
625那倒,确是……
626反对男人打女人
627三个标点写自传
628“?”与“!”
编后
摘要
编者的话

这是一本令人赏心悦目的书。它渗透着高雅情趣,从所选语段的盎然生趣中,我们发出的是会心一笑,心中所感是对这许多诗文巧妙思维和语言驾驭能力的深深叹服,并由此增强进一步学习语文、增强自身文化修养的欲望。我想,这正是“趣味语文”一书的价值所在。

书中二则:苏东坡曾作《花影》诗谜:“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秀才与农民在河堤相遇,农民出对“一担重泥让子路”,秀才对曰:“两抬夫子笑颜回”。

如此之类的睿智与幽默,虽然诞生于古代,然而,我们今天读来,仍能受到启发,得到享受。几年前曾听一位古代文学专业的恩师感叹:如今,想开一个类似带点诗词曲赋的玩笑,都很少有人听得懂了。

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提升了的物质生活水平并不能带来心灵上的惬意,生活中缺少诗意、美和雅趣,则越富足就越感到不足。尤其是作为家长和老师的当代人,如果自身缺乏这方面的修养,只把孩子学语文看作考试的内容,而不能还原至生活和生命本身,便发现不了它的重要性,更无法产生兴趣。

传统诗词曲赋的普及已迫在眉睫。此书名为“趣味语文探秘 600则”,主体部分是“妙语奇诗巧联”,书中引入的妙含奇警的语段、新颖奇崛的诗句和巧不可阶的对联,皆源自生活,是人们在现实中即兴进行的语言创造,是生活和语文芳草地上的朵朵奇葩。

本书主要编著者于海洲老先生,年届七旬而笔耕不缀,他精心选择的这些语段,都是“趣味语文”的优中选优之作。解趣析味,他的女儿于雪棠老师与有力焉。当我读到“清朝某主考大人批卷时见卷末写有‘我是中堂大人的亲妻’,于是提笔批曰:‘所以我不敢取’”,不禁捧腹大笑;又读明代李东阳根据“阁下李先生”,出上联无情对“庭前花始放”,为其文才和巧智折服;再读解缙《祭贵妃文》“惟灵,巫山一段云,阆苑一团雪,桃源一枝花,秋空一轮月。岂期云散雪消,花残月缺。伏维尚飨!”深感汉语竟雅洁、精妙至此,令人叹服……读这些语段,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而每个语段、诗句、联语后面的“解说”更是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就像《“东西”问答》一则“我是东西”“我不是东西”为何错误?“你也不是东西”“你是个什么东西”为何是骂人语?“鬼东西”“笨东西”又为何能表示喜爱?在人们感叹“东西”真是个“怪东西”的时候,“解说”只用 200余字,就将其特殊性阐释得非常清晰。如此平常的一词竟有这么多学问,让人叹为观止。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只是本书的亮点之一。

可以说,这些妙语、奇思、巧联最有代表性地体现了汉语言文字的奥妙和美感,其逐一解说,对传统文化常识有相应的介绍。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这是“规矩”的语文课堂教育中较少接触到的。对于成年读者来说,这更是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难得的调剂身心、补充知识、提升语文修养的好材料。

对于本书的出版,于老先生曾写道:“‘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趣味的海洋浩瀚无边,由文学、文章、文字构成的波澜,实在壮美,早已蔚为大观,本书仅取‘一瓢饮’罢了。”然而,编者坚信,如此用心酿造的“一瓢饮”,能带给读者的,必将是非常非常多的收获。

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曾在《语文之美与教育之责》里说他理想的中文系毕业生特色是“聪明、博雅、视野开阔,能读书,有修养,善表达”。编者十分赞同,同时觉得,对于任何行业、任何专业的人来说,这句话里提出的几点特色都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最好注解。

在当下的网络时代,人们常常在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和浩瀚繁杂的信息中感到惊奇又迷惑,但当我们反省内心,就会发现陈教授提到的这些“特色”和精神气质都是我们百度不到,用微信也搜索不到的。因为真正的语文与生命紧密联系、成为一体,它不仅是某个词,某个知识点,还是感悟、美感、智慧和修养。当编者拿到于海洲老先生和于雪棠老师父女同编合著的《趣味语文探秘》一书,发现此书在此方面恰有其妙用。该书曾于上世纪 90年代出版,当今之时,其价值仍未见减,对当今读者仍大有裨益。本社将其再次出版,期望能给更广大读者以某些启发,某种触动和某些改变。

李伟楠 2016年2月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