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佛教信仰与生活史

中国佛教信仰与生活史

  • 字数: 29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圣凯 著
  • 商品条码: 978721419634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中国佛教信仰的主要内容,如忏法、素食、佛菩萨信仰、名山及慈善、讲经等,考察了这些信仰活动的形成过程,揭示了佛教信仰与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的互动与影响。本书在研究时,综合地采用了文献学、佛教思想史、佛教社会史、宗教人类学、宗教比较学等方法。注重文本、考古文物、敦煌遗书等综合,细心体验文献背后的历史情境。
作者简介
圣凯,1972年出生于浙江省苍南县,1990年于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平兴寺出家。在中国佛学院、南京大学修学佛法12年,获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忏法、唯识、如来藏、净土、南北朝佛教学派等思想的研究及讲授,发表相关学术专著五本、论文数十万字。
爱好文学,将诗意的语言与佛法的智慧融为一体,与社会大众广结法缘。
目录
序论:中国佛教信仰的表达与转化——制度史、社会史、文化史的视角与研究史
一、“整体佛教”与佛教中国化
二、中国佛教信仰的制度史视角
三、中国佛教信仰的社会史视角
四、中国佛教信仰的文化史视角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佛教徒的信仰与生活
第一节佛教忏法的形成
一、道安的僧尼轨范与悔过法
二、南北朝的唱导
三、斋会与悔过
四、六朝礼忏仪的形成
五、陈真观与《梁皇忏》的形成
第二节佛教素食传统的形成
一、素食传统的经典依据
二、梁武帝以前僧尼素食的传统
三、周颛、沈约的素食思想
四、梁武帝《断酒肉文》的思想
第三节南北朝佛教的社邑与慈善事业锣
一、南北朝佛教的社邑锣
二、南北朝佛教的福田思想
三、南北朝佛教的慈善事业
第四节南北朝的《法华经》信仰
一、《法华经》的三昧思想
二、《思惟略要法》的“法华三昧”观法
三、《普贤观经》的忏悔思想
四、《法华经》信仰的流行情况
五、慧思的《法华经安乐行义》
第五节南北朝的药师佛、观音信仰和舍利信仰
一、南北朝的药师佛信仰
二、南北朝的观世音信仰
三、南北朝的舍利信仰
第二章隋唐五代佛教徒的信仰与生活
第一节隋唐佛教的信仰与仪式
一、智与忏法的集大成
二、宗密与《圆觉经道场修证仪》
三、唐代禅宗的忏法
四、道宣与律宗的忏法
五、善导与净土礼赞仪
六、隋唐的药师道场与药师礼忏仪
七、弥勒信仰与弥勒礼忏仪
第二节隋唐的内道场与舍利信仰
一、内道场的起源
二、杨广的慧日道场、日严寺始
三、唐代的内道场
四、隋文帝的舍利信仰
五、唐代诸帝的舍利信仰
第三节隋唐佛教的社会慈善事业
一、隋代佛教的慈善事业
二、唐代的悲田养病坊
三、唐代寺院的宿房
第四节唐五代的俗讲与变文
一、唐五代的讲经仪轨
二、唐五代的俗讲
三、唐五代时期的转变与变文
第三章宋元佛教徒的信仰与生活
第一节宋元佛教徒的信仰与仪轨
一、宋代天台宗的忏法制作与实践
二、宋代华严宗的忏法实践
三、宋元佛教的社邑与净土结社
四、涅槃会与《涅槃礼赞文》
五、水陆法会的演变与发展
第二节宋元佛教的慈善事业
一、宋代佛教的社会救济事业
二、宋代佛教的地方公益事业
第三节宋元佛教的放生习俗
一、放生习俗的渊源
二、宋以前的放生活动
三、宋代放生习俗的流行
第四章明清佛教徒的信仰与生活
第一节“蒋山法会”与明太祖整顿瑜伽教
一、“蒋山法会”的启建与法仪次第
二、明太祖的鬼神宗教观与祭祀“礼”“时”的要求
三、明太祖对经忏佛事的规范与推动
第二节明清佛教经忏佛事与丛林仪轨
一、明清佛教经忏佛事的流行与混乱
二、明清佛教忏法的制作与完善
三、丛林早晚课诵的修订与流行
四、明清民国对经忏佛事的反思与批判
第三节明清佛教的慈善事业与放生习俗
一、明清佛教的慈善事业
二、明清佛教的放生习俗
第四节明清佛教“四大名山”信仰的形成
一、“四大名山”出现年代考
二、四大名山的信仰内涵
三、名山信仰的建构与“边地情结”的克服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