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10-16岁青春期,父母要懂的心理学

10-16岁青春期,父母要懂的心理学

  • 字数: 21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作者: 李宗远 编著
  • 商品条码: 9787518032242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2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孩子的朋友,都希望孩子有什么心里话会靠前时间告诉自己,可往往事与愿违。
其实孩子并不是不愿意向你吐露心声,而是你需要了解孩子心里的想法,找到与孩子沟通的恰当方式。
李宗远编著的《10-16岁青春期父母要懂的心理学(第2版)》深谙孩子的内心需求,帮父母轻松找到打开孩子心中秘密的钥匙。通过对孩子内心的探寻,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引导孩子走出困惑,走向光明。言简意赅的语句,丰富翔实的案例,令从未涉及过心理学领域的父母一看即懂,一用即会,解除家长的心病,给孩子带来快乐的青春。
作者简介
李宗远,云南省昭通市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学副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主要从事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在各刊物上发表十多篇著作。
目录
第1章 做好青春期的引路人,别让孩子封闭内心
“心理断乳期”,孩子厌烦你的关切
渴望独立,不愿与父母共同外出
不予回应,充耳不闻你的唠叨
交流少了,孩子开始疏离父母
不说心里话,学会了敷衍父母
父子的关系怎么会越来越疏远
孩子不愿同父母分享所喜欢的事物
锁上日记本,孩子有了自己的隐私
观察胜于询问,不要让孩子觉得你很烦
用自己的经历引起孩子的沟通兴致
第2章 躁动的青春期,父母如何平抚孩子的叛逆心理
孩子认为自己很成熟,父母的嘱咐成多余
“叛逆”的孩子,反面教育不如正面引导
说一句顶十句,孩子的“有理”心理
离家出走的孩子心里想什么
孩子为何打扮怪异
上课捣乱,该如何疏导
父母认可的事物,孩子为何嗤之以鼻
抽烟――其实不潇洒
纠正“坏孩子”的是非观
父母的想法怎么是老土
第3章 青春期的性情易变化,引导孩子成为阳光少年
不堪压力,性情变得烦躁
内心承受力差,易被激怒
对未来的茫然,让孩子焦躁不安
老师的管教引来孩子的发泄
攀比心理让孩子心浮气躁
自卑的孩子脾气往往不好
父母唠叨出孩子的坏脾气
不自信的胆怯心理引起对自己的不满
第4章 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帮助孩子解决性困惑
青春期身体的变化,引起内心困扰
青春心理:不敢与异性近距离说话
开始渴望接近异性的身体
梦中的性让孩子感到羞耻
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讲解“性”
解开孩子心中的性困惑
第5章 帮孩子调整竞争心态,强化孩子的抗压抗挫力
爱面子的孩子,害怕“输”
失败很正常,不可用批评打压孩子
惧怕比赛的孩子,关键时刻“掉链子”
如何让孩子敢于直面竞争
好胜心过强的孩子,无法接受失败
孩子总是嫉妒他人的成功
孩子获得了好名次,内心压力反而更大
培养孩子抗压抗挫的能力
第6章 书本间的青春,帮孩子解决学习的困扰
厌学情绪变大,上课无精打采
老师不喜欢我,学习自然没动力
“仇恨”老师的心理不可忽视
孩子“偏科”的背后
引导错误,让女孩更害怕理科
排名――让孩子不堪的压力
一到重大考试就发挥失常
对未来迷茫,感到学习无用
第7章 会交友交益友,引导孩子提高交际能力
帮助孩子跨过青春期交际障碍
孩子是独来独往的自我派
优柔寡断,孩子不懂得拒绝他人
不要过多限制孩子的交际权利
观察孩子的择友,了解孩子心理需求
孩子为什么与不良青年交往
巧妙影响,让孩子树立正确交友原则
孩子在校没人缘,家长要反省自己
第8章 早恋早引导,帮孩子理智对待青涩的情感
有意识地给孩子打早恋的预防针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异性的关注
苦涩单恋,父母如何悉心引导
你能不能发现孩子早恋迹象
孩子早恋一定会影响学习吗
孩子走入苦涩“失恋”中
正确分析孩子的同性爱恋倾向
教孩子学会拒绝异性的求爱
第9章 追星、追潮流,让孩子正确面对青春的“向往”
青春期孩子眼里的时尚与美丽
追星心理:帅哥靓女是我的最爱
喜欢的摇滚,那里诉说我的心声
帮孩子树立正确的偶像,把握追星的分寸
追求潮流,总穿“奇装异服”
虚荣的追赶:大家有的我也要有
如何让孩子丢弃肤浅的虚荣心
第10章 用阳光抵制“荧光”,别让孩子的心被“网”住
“网”住孩子心的到底是什么
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
如何将网络的激情转移到正确的事物上
“电脑少年”缺少更多的生活乐趣
网络聊天,孩子陷入情感的漩涡
帮助孩子戒掉网瘾的小妙招
如何让网络充分发挥积极教育效应
身体力行的活动更有吸引力
参考文献
摘要
当你的孩子进入初中以后,你是不是发现他(她)似乎变了很多:孩子突然长高了,突然变得闷闷不乐,不再像以前那么听话,也不把所有的秘密都告诉你了;还时常会拿着小镜子照来照去,开始关注自己的外形和穿着了,变得爱干净了。并且你发现,他(她)经常会对你说:“什么都不懂,懒得跟你说。”“你不明白的。”……
brbr    这些语言和行为都代表着你的孩子进入青春期了。
brbr    心理医生认为,10岁之前是孩子对父母的崇拜期,而12~16 岁是孩子的“心理断乳期”,孩子进入到这个年龄段,随着身体的发育、所学知识的增加以及阅历的增长,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他们渴望脱离对父母的依赖,因此,极易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服父母的管教。为此,很多父母操碎了心。一方面,孩子正处在青春期,会面临成长中的烦恼,需要有个倾诉的对象,而孩子似乎已经对自己锁上了心门;另一方面,青春期是个特殊的时期,一不小心,孩子就可能走上错误的人生道路……
brbr    现在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成功了就意味着百分之百的成功,而失败了就意味着百分之百的失败,所以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父母对孩子的规划越来越多,甚至日常生活都要严加管理,时时刻刻地看管、监视和提防,这使得父母们耗尽时间、心机和精力,可仍是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出类拔萃。
brbr    作为父母,如果我们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独特心理,不了解他们的成长困惑,不掌握一些打开孩子心门的心理学方法的话,那么,我们便很容易陷入“孩子冲动叛逆,父母气急败坏”的教育困境。这些现象提示父母,应该学一点心理学了!
brbr    当然,父母需要学习的心理学知识很多,比如: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封闭内心?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叛逆?他们为什么变得躁动不安……在了解青春期孩子的这些特殊表现背后的原因后,我们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找到最佳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解开很多青春期的烦心事!
brbr    总之,青春期的家庭教育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敏感、复杂,需要认真对待。家庭教育的关键在家长,家长的方法和态度直接决定了能否和孩子融洽相处,能否使孩子顺利、健康、快乐地度过自己人生中的特殊时期。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