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近代蜀学的兴起与演变

近代蜀学的兴起与演变

  • 字数: 329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复生 等 著
  • 商品条码: 9787569002638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378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自汉代以来,“蜀学”在中国文化目前就十分引人注目。在近代“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环境中,表现极不平常,在保持自己的特点的同时,又不断吸取新知,成为社会与学界瞩目的焦点,极具研究价值。本著从区域学术史和思想文化史的角度入手,从中国学术文化的整体这一宏观视野之下予以审视,从与诸家学说或西学的碰撞中加以考察,通过它自身的发展变化,揭示“蜀学”的独优惠值和在中国近代文化变迁中扮演的角色。
目录
第一章  近代四川学术勃兴与文化自觉:清末民初的蜀学论
第一节  近代蜀学兴起诸说检讨
第二节  近世学风转移与蜀学勃兴
第三节  近代四川地方认同和蜀学的自觉
第二章  尊经书院与近代蜀学的嬗变
第一节  绍先哲,起蜀学:尊经书院的创建
第二节  尊经书院学风的演变
第三节  尊经生员与尊经的教育
第三章  官绅合作与学脉传承中的四川存古学堂与国学学校
第一节  清季四川存古学堂的兴办进程(1909-1911)
第二节  民初川省国学研究和教学机构的嬗递进程(1912-1918)
第三节  四川国学学校:民初蜀中研经取向交汇与互动
第四节  蜀中人才之造就
第四章  晚清以来蜀中学人的经史之辩——以廖平、蒙文通、李源澄、刘成炘为例
第一节  成就蜀学的廖平经学——今文经学的崛起
第二节  经学传统的延续——蒙文通、李源澄的经学思想
第三节  重心的转向——以蒙文通、李源澄为例
第四节  一归于“史”:刘咸炘学术思想核心
第五节  刘咸炘重修《宋史》:振兴蜀学的尝试
第五章  学科建置化与近代蜀学的发展——以四川大学历史学科为例(1902-1952)
第一节  近代历史学科的设立及初步发展
第二节  四川大学的“国立化”:改革与史学风气的变化
第三节  川大文史两系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体现的治学取向
第四节  史学风格的融会与新典范的形成
第六章  蜀学的转型与学术取径——以庞石帚等人为例
第一节  由诗人到学人的经历
第二节  由经而史:庞石帚的宋、明史研究
第三节  《<国故论衡>疏证》与四川大学中文系朴学风气
第四节  文化守成:庞石帚与吴宓及《学衡》交往
第七章  四川地域文化的探讨与研究视野的开拓
第一节  存蜀旧风、创作新篇——晚清民国四川官、私方志的编撰
第二节  徐中舒的四川古代文化研究及其贡献
第三节  研究视野的开拓与“巴蜀文化”概念的提出
第八章  结语:以经史为根柢、顺世变而日新的近代蜀学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