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耳畔流光

耳畔流光

  • 字数: 23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 李芽 著 著作
  • 商品条码: 978751800393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9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耳饰是中国古代首饰中的一个门类,其主要包括:玦、耳珰、瑱(充耳)、耳环、耳坠、丁香、耳钳七大门类。耳饰作为首饰之一员,其位于人的头面两侧,这使得佩戴者会特别赋予耳饰设计以巧思和华贵的材质,使其极具审美价值,并直观地展示出佩戴者的身份和情趣。其体量小巧,但并不影响工匠们鬼斧神工之技艺的发挥。因此,耳饰的设计与制作,也代表了同时代最为精湛的金、玉、宝石加工及镶嵌工艺。同时,研究耳饰最迷人之处还在于探讨其与人之间,乃至和时代之间的关系。
《耳畔流光:中国历代耳饰》便是通过实物考证、文献整理、美学赏析和文化阐释等方法,对中国自新石器时代到当代这段历史时期中耳饰的缘起、定名、门类、材料、款式、制作工艺、佩戴方式、装饰纹样,每一时代的流行风尚,及其承载的文化信息等各个方面进行一个全面地梳理,整理其脉络,阐释其意义,展示其芳华。
作者简介
李芽
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博士
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妆饰文化研究
曾著有《中国历代妆饰》《耳畔流光:中国历代耳饰》
《中国古代妆容配方》《漫话中华妆容》

因为爱美,也因为女人的天性
不经意间与中国古代胭脂水粉和珠玉首饰结缘
从此开始乐此不疲,孜孜不倦
在这些女人的贴身之物中
玩味其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探索人间世情世相、兴衰跌宕
在由物看人的过程中
渐渐明了我究竟来自何方!
目录
绪论
一、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历代耳饰/1
二、中国历代耳饰门类综述/3
第一章原始社会耳饰
一、玦/9
二、耳珰/25
三、耳坠/28
四、结论/30
第二章先秦时期耳饰
一、先秦至五代汉族耳饰之没落/32
二、耳环/36
三、耳坠/41
四、玦/43
五、瑱(充耳)/44
六、结论/51
第三章汉魏时期耳饰
一、耳珰/53
二、耳环和耳坠/64
三、玦/77
四、结论/79
第四章唐代耳饰
一、唐代出土耳饰文物综述/82
二、唐代耳饰文献及图像综述/86
三、结论/87
第五章宋代耳饰
一、宋代汉族地区耳饰之流行/89
二、宋代耳饰款式/94
三、宋代耳饰纹样/95
四、结论/102
第六章辽代耳饰
一、契丹耳饰习俗/105
二、契丹耳饰款式/106
三、结论/112
第七章金代耳饰
一、金代男性耳饰/114
二、金代女性耳饰/116
三、金代耳饰纹饰及造型特点/117
四、结论/124
第八章元代耳饰
一、元代蒙古族男子耳饰/126
二、元代女性耳饰/128
三、结论/147
第九章明代耳饰
一、明代耳饰分类/151
二、明代耳饰款式/154
三、结论/172
第十章清代耳饰
一、清代满族耳饰传统及习俗/176
二、清代耳饰的造型/182
三、结论/193
第十一章近现代耳饰
附论一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耳饰习俗之比较
一、耳饰佩戴习俗之比较/208
二、耳饰材质之比较/209
附论二耳饰金银工艺简述
参考文献/218
后记/23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