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精英传统与消费文化

精英传统与消费文化

  • 字数: 19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孙薇 著
  • 商品条码: 9787561473542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30
定价:¥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一般而言,西方史学界认为1880到1920年间的美国社会是以民主化和精英衰落为特征的,同时在整个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还有新生的工业文明和消费文化――一种萌生于过度的、物质文明的副产品。在这个矛盾、不稳定的过渡时期里面,曾作为美国主流文化缔造者、东北部资产阶级中上层中那些最优秀的人物,包括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作家伊迪丝·华顿等在内的诸多人士都开始怀疑孕育自身的传统,却也敏感地对构成新时代的精神、价值观念和行为等诸多因素产生了明显的抗拒情绪。这种对历史的反思既表现为对传统的自我否定,也表现为对传统的固执的坚持;既有个人在商业和消费文化中一厢情愿的努力,也有自我调整以及与社会取得的妥协。它在不断修正中探索夹缝中的生存之道,希望达成一种传统与现代、精神与物质、自由与约束、个人与社会的平衡。
伊迪丝·华顿的老纽约小说正是这种反思的集中体现,所以在她的作品里有新旧两股力量。在它们互相胶着、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中,华顿受到了来自两方面的压力。在现实中,这种反思影响甚至引导着华顿写作的动机和目的;在小说中,它表现为思想与价值、内容与风格。
身为作家,华顿是一名精细的社会观察者和记录者。她重构了特殊历史环境下的一组特殊人群――“老纽约”,亦称作纽约的社交界或纽约上流社会,并融入了自己作为人物原型的体验,以及她坚定、保守的价值观念和怀疑主义的精神。在她的文学世界中,她重建的是一个庞大的历史舞台。其中,真实的历史画面和虚构的文本画面交融在一起,真亦是幻,幻亦是真,充满了怀旧色彩。这种双重画面的叠加能更加接近超越普遍意义上的真实。她的人物活在这个纷飞着想象和现实碎片的舞台上,与其他非文学的、有幸获得史料记载的人物(如西奥多·罗斯福)一起构成后世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历史的回忆。
《精英传统与消费文化--伊迪丝·华顿老纽约小说研究》以华顿创作背景中精英传统的衰落和消费文化的崛起为切入点,探讨她的创作事业和她的两部最优秀的老纽约小说――《快乐之家》和《纯真年代》,将她“贵族”作家的身份、她在文学市场中的尴尬经历与小说创作结合起来考察,希望既可以对华顿生活的世界,也能够对她所创造的世界做历史的、文化的分析,在比文本更大的语境中寻找两条线索之间的相通之处。
《精英传统与消费文化--伊迪丝·华顿老纽约小说研究》由孙薇等编著。
作者简介
孙薇,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四川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就读于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主修美国文学。2009年香港大学访问学生。曾参与翻译《霍普金斯文学理论和批评指南》,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伊迪丝·华顿其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书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精英传统
第一节 社会转型期
第二节 “我们的文学贵族”
第二章 天鹅之歌:老纽约的衰落
第一节 老纽约的社会生态
第二节 莉莉之死:关于伦理悲剧的尝试
第三节 埃伦和纽兰的选择:历史的回顾与重现
第三章 消费文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第一节 “美轮美奂”的世界
第二节 文人的尴尬:精英传统与消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第四章 显著消费
第一节 老纽约与显著消费
第二节 时尚:老纽约的社会生活之一
第三节 房屋与家居装饰:老纽约的社会生活之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