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讲台上的民国

讲台上的民国

  • 字数: 2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刘超 著
  • 商品条码: 978720108086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0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讲台往往能投射出一个时代的文化兴衰,《讲台上的民国》作者刘超即从“讲台”这一视角切入,选取了王国维、陈寅恪、汤用彤、叶公超、曾昭抡等24位二十世纪中国教育界中的一流学者作为描写对象,在援引丰富史料的基础上,以温情和敬意讲述这些活跃在讲台上的大师的传奇人生。
内容简介
《讲台上的民国》是继《上学记》之后,又一部回忆旧日文人的力作。刘超的《讲台上的民国》通过对近三十多位业已逝去的大师之人生素描,讲述了大量文人间不为人熟知的精彩故事,是一部再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分子群体悲情与无奈的心灵史诗。对于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正面意义。
作者简介
 刘超:1980年代生于江西赣州(大余)。毕业于南京大学(2004,管理学学士)、北京大学(2006,法学硕士);2011年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史学博士)及日本东北大学(法学博士)。十有一而志于学,随即开始沉潜于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199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论著涉及文史哲,囊括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及国际关系等学科领域。已出版著作《笔杆子:晚近文人的另类观察》(2009)、《清华大学文史哲谱系》(合著,2012)、《筚路蓝缕铸就辉煌》(合著,2013);即将出版的著作有《学府与政府》《大学旧踪》《士林旧踪》《“新”大学的诞生》和《蒋廷黻评传》等。编有《世纪清华:学人、学术与教育》(2013)。另有论文七八十篇,散见于《清华大学学报》、香港《二十一世纪》以及《开放时代》《学术界》《社会科学战线》等;亦有小说散文随笔百余篇及剧本和诗作若干,散见于《美文》《散文》《天涯》《文学界》《新文学史料》《雨花》《朔方》《写作》《文汇报》等。各类作品合计约四百万字。
目录
王国维:消逝的小辫子
辜鸿铭:四洋踏遍尔独行
梁启超:从报界骄子、政界赤子到学界巨子
陈寅恪:一生负气成今日,独为神州惜大儒
黄侃:章门“天王”的狂士生活
刘文典:是真名士自风流
邓之诚:旧时燕京“明朝人”
熊十力:从枪杆子到笔杆子
汤用彤:渐行渐远的“菩萨”
张竞生:大起大落的“性”“情”中人
吴宓:藤影荷风听雨声
楼光来:远去的“无字碑”
叶公超:最是文人不自由
夏济安:寒枝拣尽无栖处
曾昭抡:兼资文理此全才
潘光旦:忍将身世寄鸥游
方东美:诗才·哲思·佛缘
向达:敦煌与之同在
邵循正:真正的“读书种子”
邓广铭: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孙楷第:旧时月色忆前尘
沈从文:“乡下人”,从边城走向世界
林庚:燕南深处有布衣
季镇淮:从春城到燕园
前尘·拾年(代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