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历代白话小说精粹 公案奇局

历代白话小说精粹 公案奇局

  • 字数: 2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刘洪仁//王军 著作 刘洪仁 等 编者
  • 商品条码: 978754112987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定价:¥1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集话本大成,写小说新篇。
歌颂真挚爱情,谴责无耻负心。
展现市井风俗,勾勒人间百态。
读罢掩卷沉吟处,几多风情笔底收。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的白话小说,起源于隋唐时期出现的"说话"(即讲故事)和唐代佛教寺院的俗讲(讲宗教故事)。到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城市人口增加,适应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通俗文艺如"说话"、杂戏等大大兴盛起来,其中尤以"说话"很受巿民欢迎。由于竞争激烈,因而刺激了说话技艺的提高。艺人们竟献一技之长,各说其熟悉的题材和故事。到了南宋,便出现了"说话四大家数"的说法。所谓"家数",也就是门类。"四家"的划分,历来说法不尽一致,一般认为是:小说、讲史、说经、合生。"小说"有讲有唱,内容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大多是情节比较简单的爱情、公案、英雄和神怪等故事;"讲史?"只说不唱,讲长篇历史故事;"说经"演说宗教佛经故事;"合生"由两人表演,一问一答,伴以歌舞,近似于后代的相声。四家中很受欢迎的是"小说"和"讲史"。由于"说话"大受欢迎,精明的书商们看到了商机,将"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即话本,稍加润色整理,刻印出版,这就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白话小说——话本小说。"小说家"的话本直接发展成为后来的短篇白话小说;"讲史家"的话本(在元代又称"平话"),至元末明初发展演变成为长篇章回小说。
目录
错斩崔宁
简帖和尚
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沈小官一鸟害七命
苏知县罗衫再合
况太守断死孩儿
陆五汉硬留合色鞋
—文钱小隙造奇冤
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姚滴珠避羞惹羞郑月娥将错就错
程元玉店肆代偿钱 十一娘云冈纵谭侠
酒下酒赵尼媪迷花 机中机贾秀才报怨
张溜儿熟布迷魂局 陆蕙娘立决到头缘
李公佐巧解梦中言 谢小娥智擒船上盗
张员外义抚螟蛉子 包龙图智赚合同文
神偷寄兴一枝梅 侠盗惯行三昧戏
去和尚偷开月下门 来御史自鞫井中案
摘要
    却说(南宋)高宗时,建都临安,繁华富贵,不减那汴京故国。去那城中箭桥左侧,有个官人,姓刘名贵,字君荐,祖上原是有根基的人家,到得君荐手中,却是时乖运蹇。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买卖行中,一发不是本等伎俩,又把本钱消折去了。渐渐大房改换小房,赁得两三间房子,与同浑家王氏,年少齐眉。后因没有子嗣,娶下一个小娘子,姓陈,是陈卖糕的女儿,家中都呼为二姐。这也是先前不十分穷薄的时做下的勾当。至亲三口,并无闲杂人在家。那刘君荐极是为人和气,乡里见爱,都称他刘官人。"你是一时运眼不好,如此落莫,再过几时,定须有个亨通的日子。"说便是这般说,那得有些些好处?只是在家纳闷,无可
    奈何。
    却说一日闲坐家中,只见丈人家里的老王——年近七旬一走来对刘官人说道:"家间老员外生日,特令老汉接取官人、娘子去走一遭。"刘官人便道:"便是我日逐愁闷过日子,连那泰山的寿诞也都忘了。"便同浑家王氏,收拾随身衣服,打叠个包儿,交与老王背了,分付二姐:"看守家中,今日晚了,不能转回……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