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对话性阅读与批评

对话性阅读与批评

  • 字数: 25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王爱松 著
  • 商品条码: 978721809289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3
定价:¥4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李遇春、贺仲明主编的“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丛书中的其中一种。本书是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爱松先生的批评著作。本书重新将中国现当代文学进程中的创作现象、审美取向、作家作品语境化,进行一种具“同情之了解”的对话性阅读与批评。具体涉及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审美选择、京海派文学与都市文化、现代出版机制与作家的文学生产,并对施蛰存、刘呐鸥、莫言、余华、马原、格非等作家的小说做出了独到阐释。
作者简介
王爱松,1965年生,湖南隆回人。199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小说叙事学的研究,著有《当代作家的文化立场与叙事艺术》《虚构的可能性及其限度》《政治书写与历史叙事》等,译有《马克思主义与城市》《保卫空间》《政治地理学核心概念》《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等。
目录
代序 我的批评观
第一辑 现代文学的生成机制
1930年代左翼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论1930年代讽喻文学
现代出版机制下沈从文早期的文学生产
从文化影响看“京派”与“海派”文学的自然形态
“何徐创作问题”风波与京海派论争的终结
鲁迅“京派”与“海派”话语的生成机制
叶灵凤与鲁迅的纠葛及其他
张若谷与鲁迅的纠葛及其他
刘呐鸥的《都市风景线》与现代都市人的情爱方式
施蛰存的三篇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空间
异域风情与时间性空间的两种展现方式
阅读与欣赏(十四则)
第二辑  当代文学的审美选择
当代写实文学的审美选择
当代浪漫文学的审美选择
“朦胧诗”及其论争的审美选择
“东方意识流”小说的审美选择
当代女性文学的审美选择
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身体秀”
杂语写作:莫言小说创作的新趋势
“肢解”的梦魇:余华前期小说创作的成因
格非:存在的眺望与沉思
王小波:绞刑架下的幽默
徐星:优雅的梦游
马原:虚构的快乐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