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帝国黄昏:大清帝国最后的一抹笑容和悲怆1894-1911

帝国黄昏:大清帝国最后的一抹笑容和悲怆1894-1911

  • 字数: 30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李新宇 著
  • 商品条码: 97872180767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帝国黄昏:大清帝国最后的一抹笑容和悲怆1894-1911》以清末几十年为考察时间段,通过不同的侧面叠加成清帝国崩溃之前的风景图,重新解读历史的细节。通过对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的叙述,重现了风雨飘摇的晚清帝国最后的努力和无法避免的崩溃。
作者简介
李新宇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同时涉及20世纪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
主要著作
《鲁迅大全集》(共33卷) (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
《大梦谁先觉》(黄河出版社,2007)
《愧对鲁迅》(上海三联书店,2004)
《走过荒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鲁迅的选择》(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呐喊点评》(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目录
最先醒来的人们/2
知识分子对于历史的主要使命不是简单地继承和传播,而是以批判的方式掀动积淀、激活历史,并寻找更好的生存方式。儒家学说培养起来的传统文人却与这种使命背道而驰。
容闳的事业/11
这是第一个因为接受西方教育而发现中国人所受的痛苦与压制的中国人,也是第一个因为受了西方教育而决心以教育的方式改变中国人生存现状的中国人。
1881:留美少年的遭遇/18
从现存的几位留美幼童所写的情书看,那种缠绵悱恻和炽热情感,本是少年应该有的美好情感和青春见证,但遗憾的是,它是大清这个东方帝国所不能容许的。
醒者郭嵩免/26
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自此开始,它是被迫的,"屈辱"的。而第一个承受这"屈辱"使命的就是郭嵩焘。
严复与郭嵩焘/34
在当时,郭焘的思想没有得到播扬,却植于一个年轻朋友的心中,而在20年后生长了起来,影响了一代人。
铁路史"趣事"/40
铁路买下来了,却并未使用。后来的做法是:花银子雇人拆了。它的葬身之处,是台湾附近的海中。
这一回,轮到英国人目瞪口呆了,从此不嘲笑美国人。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