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湖风物且留连

西湖风物且留连

  • 字数: 137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作者: 钟婴 著
  • 商品条码: 978753405140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1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钟婴所著的《西湖风物且留连》中,《丝绸之府创始神的追寻》―文,从西泠桥的名称谈起,在良渚文化与西陵文化之间架搭桥梁,探明了西陵之女嫘祖就是杭州丝绸文化的创始神。《钱江怒潮的拷问》不断追问钱江怒潮“怒”的原因,塑造了素车白马立于潮头威武不屈的“潮神”伍子胥的形象。《香积寺与灶神文化》以史家笔法,描述了中国的灶神从主管饮食之神,异化为监视百姓一举一动向天庭打小报告的“驻家监视神”,逐渐遭到百姓淡忘遗弃后来从佛教汲取营养,灶神又以专管寺庙斋饭的“监斋菩萨”的面貌出现,才重获新生。杭州运河畔新建的香积寺,在文化定位、神殿布局与雕像风格等方面,勇于创新,独树一帜,是靠前专享供奉灶神“监斋菩萨”的寺庙。《自居易“唯留一湖水”》与《苏公堤上识东坡》两篇,生动记叙了西湖二湖堤的创建过程。自居易建成湖堤告别百姓时说:“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苏轼在苏堤与民工共同劳动时说:“吏民莫作官长看,我是识字耕田夫。”两位品德高尚的天才诗人,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济苍生,办实事,构筑两座长堤,疏通西湖,美化西湖,造福西湖,“毕水利、景观、交通于一役”,青史留名,功垂千秋。《岳坟于墓细思量》―文,从岳王庙墓园外碑廊内的一块不起眼的碑石切入,对碑文上文徵明的题诗,逐字逐句,细加分析,透过表象抓住杀害民族英雄的幕后真正黑手,目光犀利,力透纸背,发人深思。《昭庆寺与花魁女》别开生面地将明代末年发生的两个故事――“卖油郎独占花魁”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加以对比:前者发生在工商经济新兴发展的西子湖畔,后者发生在封建大本营北京皇城根天子脚下前者主角是卖油郎,后者主角是贵公子前者以喜剧结尾,后者只能以悲剧告终。《醒世恒言》“独占花魁”的故事,率先提出真情实意卖油郎高于虚情假意贵公子的全新价值观,具有时代转型信号的重要意义。《垂老思秋瑾》这篇很感人。秋瑾的挚友徐蕴华是钟婴老师的“城外婆”,钟老师自幼与秋瑾有不解之缘,对秋瑾的印象特别深刻。文章满怀激情,援引秋瑾历年所作的诗文为证,生动描述了秋瑾挣脱封建枷锁,顺应世界进步潮流,义无反顾献身革命的光辉一生,特别重笔刻画了西泠桥旁秋瑾墓两次铲平两次重建过程中许多不为人知的动人细节。正因为人间有大爱,公道在人心,一身傲骨的秋瑾的汉白玉雕像如今才能挺立在西子湖畔。
作者简介
钟婴,1932年生。1960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中文系。原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已退休。专著有《西游记新话》《林和靖与西湖》《西游记故事》《旅美游记》;在中国社科院的《文学遗产》《世界宗教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吟风阁杂剧新探》《续夷坚志散论》《论西游记与宗教关系》等论文数十篇:校点整理出版古籍小说两部;参与撰写《中国历代小说辞典》《中国古代戏曲文学辞典》等大型专业辞典十余部。有散文数十篇发表于《百花洲》《江南》《科技潮》《风景名胜》等靠前外报刊。作品多次获奖。事迹收于张岱年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家大辞典》(英文版)、国家教委高教古委会《中国当代古籍整理研究学者名录》等。
目录

良渚神徽与印第安人的联想
丝绸之府创始神的追寻
钱江怒潮的拷问
从苏小小的“倡妓”身份说起
葛洪的“华丽转身”
三生石前“情”的修行
白居易“唯留一湖水”
说钱镠:“有德于民甚厚”的王者
孤山梅花已嫁人
苏公堤上识东坡
西湖水仙的传说
井亭桥鬼故事今说
红梅阁的冤魂
岳坟于墓细思量
昭庆寺与花魁女
梁祝故事与“化蝶”
白蛇故事几变身
桃花影里倩女魂
垂老思秋瑾
香积寺与灶神文化
“咫尺西天”灵隐游
龙井茶——复活的精灵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