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经典的嬗变/简.爱在中国的接受史研究

经典的嬗变/简.爱在中国的接受史研究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徐菊 著
  • 商品条码: 9787532139644
  • 版次: 1
  • 页数: 0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经典的嬗变(简?爱在中国的接受史研究)》以接受美学和比较文学为理论基石,深入考察了《简?爱》在中国的接受史和嬗变史,梳理了《简?爱》在中国的译介、阅读、阐释和跨文化经典重构历程,剖析了其历史、政治、社会等深层动因。
《经典的嬗变(简?爱在中国的接受史研究)》还探讨了《简?爱》与中国作家作品的影响和互文关系、《简?爱》与《呼啸山庄》及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的百年流变之问的内在关联等课题,揭示了其背后不同文化之间的误读、碰撞和融合,探究了不同时期中国文化语境的变迁。本书由徐菊著。
目录
绪论
上编 总体研究
第一章 初次相遇:《简?爱》在中国的接受(1917-1949)
一、建国前《简?爱》在中国的接受概貌
二、建国前《简?爱》在中国的译介概貌
三、建国前的文化语境与读者的期待视野

第二章 特殊政治语境下的图解:《简?爱》在中国的接受(1949-1976)
一、《简?爱》与“西欧古典作品热
二、主流意识形态的遏制
三、接受个案研究

第三章 人性的复归:《简?爱》在中国的接受(1976-1993)
一、时代语境与《简?爱》的接受概貌
二、译制片的“圣经
三、阅读的时代
四、新时期之初的《简?爱》批评
五、多元化批评的热潮
六、女性主义批评的兴起

第四章 消费主义的图景:《简?爱》在中国的接受(1993-至今)
一、消费主义文化生态与《简?爱》的接受特征
二、图像化阅读与传播媒介的多元化
三、甚嚣尘上的名著董译
四、学院化的传统精英批评
五、《简?爱》的网络传播与网络批评

下编 专题研究
第五章 《简?爱》中人物群像在中国的接受与嬗变
一、简?爱形象在中国的接受与嬗变
二、疯女人形象在中国的接受与嬗变
三、罗切斯特形象在中国的接受与嬗变
四、圣约翰形象在中国的接受与嬗变

第六章 女性主义思潮与《筒?爱》在中国的接受与嬗变
一、历史的回溯
二、“五四”话语下的接受
三、民族国家话语下的嬗变
四、新启蒙主义话语与激进女性话语的争锋
五、学院派话语与大众话语的二元空间

第七章 《筒?爱》与《呼啸山庄》
从西方到中国
一、文学史上的《简?爱》和《呼啸山庄》
二、接受的关联与错位
三、特殊历史时期的严重误读
四、交相辉映的当代接受
五、期待视野的分歧

第八章 互文性视角:
《简?爱》与中国作家作品
一、故事模式的借用和变异
二、精神层面的互文与影响
三、艺术风格的借鉴
四、用典和互文

第九章 作为翻译文学的《筒?爱》
一、翻译文学的地位变迁与影响
二、文化语境与《简?爱》翻译策略
三、归化抑或异化
四、译本的形象变异与跨文化重构

第十章 通往经典之路
一、何谓经典
二、深刻而丰富的人文内涵
三、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艺术魅力
四、跨文化经典重构
五、读者大众的无限接受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 《简?爱》在我国的接受研究资料辑录(1917-2010)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