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热言中国—中国新闻时评精选

热言中国—中国新闻时评精选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 作者: 何雪峰 编选 著
  • 商品条码: 9787806526026
  • 版次: 0
  • 页数: 0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所搜集的2006年的中国时评精选,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理念和原则进行的:所选择的作者,大多是那些对中国百年转型有着系统认识,并对转型的三大内容(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有着专业知识的人,比如具有系统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知识背景的学者与知识分子,以及具备丰富阅历感知的经验主义媒体人;所选择的文章,就是用这种转型的大视野去诠释当下中国发生的形形色色的新闻事件,“让常识回到生活来,就像让大地回到我们的脚下”。     为便于读者阅读,本书将2006年的中国时评精选分为四大类:第一部分:时评,共收录文章64篇;第二部分:宏论,共收录文章6篇;第三部分:博客、小品文、手记,共收录文章13篇;第四部分:改革大讨论,共收录文章4篇。
作者简介
何雪峰,2000年毕业于安徽大学,2001年2月至2004年7月供职于南方周末报社,历任资料编辑、记者,2004年7月至今供职于南方都市报评论部,任职首席编辑。
目录
总序  责任感使然!市场驱动使然! 序言  公民写作时代与中国时评   开篇  2006,没有英雄的聚会   第一部分:时评     1.法治的希望在于普通而坚韧的努力     2.不该宽容的决不能姑息     3.“极少数”的迷思     4.警惕中产阶层论为弱势利益集团     5.郭德纲和媒体相声     6.九亿农民需要“产权基础设施”建设     7.花儿乐队抄袭与文化耻感的丧失   8.好莱坞的东方传教士   9.高薪难养廉,削弱官员权力有助杜绝腐败     10.北大清华将被香港的大学扫成二流   11.律师在场制需要很高的警察支持率吗?   12.“利益均沾”的实质是掠夺   13.不能保障患者安全,药监部门价值何在?     14.“房奴”其实没想象的那么严重   15.毛泽东像被拍卖,公众应理性面对   16.领导“降级”评劳模,到底谁是劳动者?     17.官股撤资:最后通牒只是虚张声势?   18.沉入80年代的梦幻   19.《碟中谍3》“有损上海形象”?   20.铜须、红高梁和道德民兵   21.经济集权是中国历史数次改革失败的原因   22.扎卡维毙命,是恐怖主义精神符号的死亡   23.真正的遗产是无法普及的   24.人人都有流浪的权利   25.火车驶向高原,人心抵达拉萨   26.坏人的基本人权也要保护   27.电力涨价也服从黄宗羲定律吗   28.为祖先道歉的文明史意义   29.我们不能在近现代史上丧失发言权   30.两种大学制度的直接碰撞   31.牺牲于不合理制度者的血也不能白流   32.请让唐山市民回到纪念广场正当哭一场   33.“外资优先”的隐患   34.边生产边寻租   35.走民主的路,让易中天去火吧!   36.城市“宜居”应是普遍标准   37.高莺莺之死为何真相难求   38.养路费:最近六年都是违法征收   39.面目模糊的中国中产阶级     40.凭什么要我为失控的高薪买单?   41.他们其实并不存在   42.“shut  up”难服世界   43.如果我是陈水扁   44.我们到底交了多少税   45.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   46.裸体的法治考量   47.谁“只适合圈养”?   48.缅怀王光美,真相比优雅更重要   49.伊拉克人最重要的事情是反省与和解   50.以史为鉴,不要再反对维修袁世凯故居     51.人权只有一代   52.大国何以崛起?   53.公民可以拍案而起政府怎能勃然大怒   54.不是李湘的堕落,而是学术的堕落   55.词语禁忌与精神自由   56.国家发展不能寄望于开明独裁者   57.为什么要坚决维护敌人应享的权利   58.吁请最高法院高度关注邱兴华鉴定问题   59.居民安全感下降因为负面报道增多?   60.韩国总理丢官彰显舆论监督威力   61.世间不必再有《中央日报》   62.限制媒体报道应对突发事件是一种退步   63.对司法独立影响最多的并非传媒   64.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司法反制媒体 第二部分:宏论   65.治理矿难的经济分析   66.房产调控不应损害私人产权   67.不均权,何以均富?   68.政治运作程序合理,贿选很难发生   69.理解杰斐逊与“美国精神   70.中国,重新发现社会 第三部分:博客、小品文、手记   71.收费排行榜,谁最讨人嫌   72.人不能无趣到陈凯歌这个地步   73.在中国,更要向“深喉”致敬   74.一个工会主席的维权经历   75.“沉默的大多数”,压力真正“未解决”   76.我们跟我们所厌恶的,其实是一路货色   77.超女的举办是国家的宽容?   78.“洁”外必先安内   79.和尚与庙孰牛   80.《张思德》得了百花奖,估计不会被盗版   81.城管常规活动一瞥   82.腰杆子出民权   83.时代的临界点 第四部分:改革大讨论   84.改革不可动摇   85.警惕上层寡头化、下层民粹化   86.理性思考中国改革   87.民众的要求就是改革的方向与动力 附录  候选稿件篇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