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理念指路语文教育观念的革命

理念指路语文教育观念的革命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先华 著
  • 商品条码: 9787561468470
  • 版次: 1
  • 页数: 0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理念指路--语文教育观念的革命(语文教育的25组不等式)》论述的语文教育的25组不等式,就是语文教师要转变的25个语文教育观念。
(1)语文教学≠其他教学:立足工具性,工具性是语文教学的“立身”之本。
(2)语文≠火车:抓住人文性,人文性是人的语文能力发展的“强身”之本。
(3)知识≠力量:思想才是力量,为思想而语文。
(4)知识≠智慧:为发展学生的语言智慧而语文。
(5)阅读≠理解:有创意地阅读,为创新而语文。
(6)课文内容≠教学内容:从教课文走向用课文教。
(7)原生价值≠教学价值:从语文课程的角度去开发文章的教学价值。
(8)课文题目≠教学题目:明确教学题目,走出教课文的误区。
(9)课文思路≠教学思路:写文章与教语文这两种行为的性质及价值取向不同。
(10)拓展训练≠内容延伸: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知识能力的拓展延伸、迁移巩固。
(11)板书设计≠课文图解:板书设计不是课文内容的提纲或图解。
(12)文本解读≠内容分析:真正解读文本是教出语文性的前提。
(13)课本≠权威:动摇权威,开放创造、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
(14)语文≠《语文》:找回人的生活,为生活而语文。
(15)要求≠方法:要求是愿望或条件,方法是方式或手段。
(16)方面≠方法:方面是角度或要素,方法是方式或手段。
(17)提法≠方法:提法是主张或理念,方法是方式或手段。
(18)语文教学≠图像教学:找回人的想象,为想象而语文。
(19)磨刀石≠刀:语文教师可以不是刀,但必须是磨刀石。 (20)教师≠讲师:莫做文章讲师,要做读写教练。
(21)淡化语文知识系统≠不要语文知识: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22)自我生成≠不要目标:目标可以预设;但目标达成必须自我生成。
(23)思想≠内容:区别思想与内容,培养语感的品质。
(24)观察≠观照:观察只能写其形,观照才能写其神。
(25)写曲折≠曲折,教给曲折写的方法,走出写曲折的误区。
这25个语文教育观念分为6篇:课程观、价值观、教材观、教学观、教师观、知识观。要真正理解这25组不等式的内涵,彻底转变语文教育观念,还需要通读、细读张先华专著的《理念指路--语文教育观念的革命(语文教育的25组不等式)》。
目录
第一篇 课程观
第一章 语文教学≠其他教学:立足工具性,工具性是语文教学的立身之本
第二章 语文≠火车:抓住人文性,人文性是人的语文能力发展的强身之本

第二篇 价值观
第三章 知识≠力量:思想才是力量,为思想而语文
第四章 知识≠智慧:为发展学生的语言智慧而语文
第五章 阅读≠理解:有创意地阅读,为创新而语文

第三篇 教材观
第六章 课文内容≠教学内容:从教课文走向用课文教
第七章 文本解读≠内容分析:真正解读文本是教出语文性的前提
第八章 课本≠权威:动摇权威,开放创造合理有效利用教材

第四篇 教学观
第九章 语文≠《语文》:找回人的生活,为生活而语文
第十章 要求、方面、提法≠方法:方法不明,能力不成
第十一章 语文教学≠图像教学:找回人的想象,为想象而语文
第五篇 教师观
第十二章 磨刀石≠刀:语文教师是刀,还是磨刀石
第十三章 教师≠讲师:莫做文章讲师,要做读写教练
第六篇 知识观
第十四章 淡化语文知识系统≠不要语文知识: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第十五章 思想≠内容:区别思想与内容,培养语感的品质
第十六章 观察≠观照:观察只能写其形,观照才能写其神
第十七章 写曲折≠曲折写:教给曲折写的方法,走出写曲折的误区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