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命美学的诉说

生命美学的诉说

1. 一部多向度审视生命、关注生命美学的“小百科全书”。 2. 王蒙、铁凝、陈建功、蒋子龙等多位名人联袂推荐 3. 十多年前曾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至今有读者四处寻找。 4. 新版更新50%内容,更具文学美、文字美和思想力度。
  • 字数: 2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
  • 作者: 周殿富 著 著
  • 商品条码: 97875699057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7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周殿富编著的《生命美学的诉说(修订版)》这部30余万字的作品,将古今中外一百余位著名思想家(如泰勒斯、苏格拉底、奥古斯丁、蒙田等)、文学家(如歌德、巴尔扎克、弥尔顿、梭罗、爱默生等)、诗人(但丁、雪莱等)以及近现代以来各个学科专家(拉马克、达尔文、帕斯卡尔、斯宾塞等)对生命美学的理解,分类总结,按“存在之美”、“身心之美”、“竞争之美”、“创造之美”、“人格之美”、“真情之美”等6个主题,将他们深邃的思想、名言警句和优美的典故,以文学的表达形式有机接合,成为一部多向度审视生命的生命美学论集,一部关于生命美学的“小百科全书”。
作者简介
作者周殿富:1951年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编审。1971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党政机关和省级出版集团担任领导职务,酷爱读书,笔耕不辍。主要著述有《共青团领导学概论》《领导艺术论》《现代领导学》《楚辞源流选集》《诸葛武侯全传》《第七崇拜》《三国讲谈录》《领袖政治学》等公开出版发行。发表各类学术论文数十篇。二十余年来,政余为文笔耕不辍,迄今著述逾七百余万字。长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工作,曾被评为国务院津贴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学者。
目录
致读者
第一辑
存在之美
让婢女窃笑的另一种“思”
美:生命的“第二造物主”
生命之美:通往人性的渡桥
美与兽性:席勒为人设定的两个“必要条件”
生命之杯
生命:你多么像水,又多么像风!
《思想者》,我对你说——
紫陀萝花,你为谁存在?
弗洛姆的“三朵小花”之运命
巴尔扎克的“驴皮箴言”:要是你占有我——
西方“今日人生说”与中国的“青春人生论”
第二辑
身心之美
用生命之笔写一篇“世界的散文”
有时“消极”一下也许比“积极”更有效
“退一步”:人生的一种“功夫茶”
黑格尔为什么说“儿童是最美的”
人知道了自己是动物便不再是动物
生命自助的十一种“精神创伤酸”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悲伤的泪水是苦的,生气者的气体让白雪变紫
尼采的“世界没有心”,“问题人类”别去抱怨“干旱”
永远的“使命人”,永远的杨鸿年
生命没有完美,但需要完整
气质美:“如玉在山而草木润”的征服力
第三辑
竞争之美
寄语“生存前竞争”的伟大胜利者们
画一把“上帝的剪刀”放在自己的座右
“丛林法则”打造的血色“完美”与“退化”
“跳蚤效应”与可怕的“用进废退”法则
大角鹿怎样成为“自己以前成功的牺牲品”
“大风岛定律”:不改变自己便没有生存的权利
赢得公平要靠自己长得高
“用势夺命”的雨林“生死恋”
悲壮的“百年等一回”却收获了死亡
第四辑
创造之美
给生命挣一个可以端坐的“首席”
人的价值与体重无关,思想者注定与钱权无缘
生命:须走出“温水”培育的“舌贝世界”
不是恺撒也要造自己的“罗马”
“滚动的石头不生苔”,“不要把最后一棵树砍光”
“命”不可变而“运”可变
伊丽莎白为什么会被美誉为“世界凤凰”
撬动地球:“力学黄金律”与阿基米德、哥尔的悲剧
种好自己的园子要紧
第五辑
人格之美
“美之魂”——命之魄对自己主人的基本诉求
钞票的价值在“钞”不在“票”
美是人的“第一优势”,“过善”,则是疯子
橄榄为什么被雅典奉为神树
失守的王宫废墟与惠特曼的“失败万岁”
“在一个世纪里,只有一两个真正的人”
生命的“残缺美”
为什么“木头一经雕刻就身价百倍”
不要为别人的“嘴巴”与“眼睛”活着
蓑羽鹤怎样超越了动物美的“珠穆朗玛”
“世界原称缺陷,人情自古刁钻”,关键在做好你自己
第六辑
真情之美
“伪君子”能“伪”一生也是君子
巴黎圣母院的“人性交响乐”
人类始祖对但丁的忏悔与预言
这世界没有绝对垂直的“数学墙”
距离美:“水”的美丽不是“鱼”发现的
纪伯伦的“美神”如是说——
“动太阳而移群星”的爱之守候
家赋
故乡情有千千结
青桃恋
有一只瓦罐,需要两只手来扶
爱的礼物是“眺望比爱更远的地方”
跋篇:我的天空在子夜
摘要
《生命美学的诉说》,本是十余年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笔者旧著,现在由时代书局推出新版,总该对读者说几句什么。 我对自己的所有旧著非但从不加笔削,而且向来不再过目。即因总是觉今是而昨非,也因时间之捉襟。在但丁《神曲》中的知识树上早都挂满了令人垂涎欲滴且光彩夺目的知识果,哪有时间去自我玩味什么?更何况笔者本如那树下那群奔跑欲跌的饕餮者之一员。而自己何故要破天荒拿出大块时间,用在对一笔旧日文字的斫削雕琢?首因实在是受读者多年相识相知、心意相通的感动。 笔者本是一个十分守旧不敏之人,是以在网络时代却与电脑无缘,就是百万余字的著述也终是手写到底。直到不久前才勉强可以笨手笨脚地去网上浏览,却偶然发现网上竟然仍留有一些十余年前该书首版的读者声音,对该书的美誉之高,直令笔者感动之余大觉汗颜而无以释怀自安。原书实在有太多的粗糙之处与缺憾,是以终至拿起笔来对这部旧作增删斫削一番。尽管仍不尽人意,终归是尽了人力,而鞭短莫及之处实因能之不足力之不及了,而不涉态度问题,是以心下方稍有所安。 时值该书重印之际,笔者最想对读者所说的话却是由衷的感谢。回顾30年笔耕近千万言的旧著,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读书人的“读书笔记”而已,正如爱默生所说:“每一本书都是一部引文”,对拙作尤其贴切。尽管笔者与畅销书从来无缘,所幸每种书投入市场并不乏同气相求的知音读者。若无这些知音读者的不弃抬爱,也许笔者不会如此长久地恋栈于文字之间。因为我太知道了只有读书的人才是最聪明的,而写书的人则是天底下瓜田中的最大。也许正为此吧,西方的苏格拉底不写书,东方的孔夫子也不写书。 笔者本非学问之人,自无以文沽名所需;本人也非以文为生之人,更无以书谋利之求。一切只因为书与我的人生,就如同伊丽莎白把自己的一生嫁给了英吉利帝国的王位一样,唯书,是人生中不可一日不晤的钟爱者。而读者的声音,则是我终生所无以辞却“三更灯火五更鸡”于文字图书之间的最大回报;也只有读者的每句话都是我人生的一块奖牌,而无论褒贬,都足以证明他们至少读过。 该书的重新修订,除了以酬读者的抬爱,也缘于自觉此书自有其价值所在,尽管笔者心劳手拙没什么闪光的东西照耀,但书中所采撷的中外一百多位古今大家关于生命、生活、生存的理喻剀切之言,却足够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享用一生了。至少对笔者的人生如此。人类思想文化的历史长河得以奔流不息,自得益于前喻后喻之功,但浮在激流表层上的却无一不是那些比重轻于水的泡沫枯草鸡毛葱皮,而金砂、宝石总是沉淀深埋在河底。是以有此一书在手,至少可免去读者翻检百书遍淘千沙之苦。 诚望新版《生命美学的诉说》重新投放市场,能为读者在艰辛的生存努力之余,奉一杯清水烹春茗,献一束萱草合欢之木叶。 仅以此书向我所有著述的读者荐者编者推介者致以真诚的谢忱!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