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数字与权力

数字与权力

  • 字数: 285.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赵胜忠 著 著作
  • 商品条码: 978721414868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8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赵胜忠,男,1974年生。2012年获南京大学政治学理论博士学位。现在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政府与政治。在《二十一世纪》(香港)、《当代中国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述评
(一)统计制度变迁与现代国家转型
(二)统计技术与国家能力的提高
(三)统计信息与权力结构
(四)统计的质量及运行规则
三、研究主旨与论述框架
(一)统计范式
(二)核心观点
(三)写作框架
四、研究的视角和方法
(一)制度主义
(二)长时段的历史比较方法
第一章 统计现代转型的动力与内涵
第一节 统计信息及其与权力的结盟
一、统计信息的特征
二、统计与权力的结盟:一项政治技术的形成及成长
第二节 供需关系的变化:统计现代转型的动力分析
一、供需不足与前现代时期统计制度的锁定状态
二、现代国家建设与统计供需关系的变化
第三节 统计现代转型的路径与内涵
一、保护带的调整:统计制度的边际性调整
二、范式转型:统计制度的整体性变迁
第二章 混溶范式:前现代中国的统计
第一节 统计职能:为简约治理统计
一、对统计的混沌性认识
二、为简约治理而统计
第二节 组织机构:尚未分化的混溶状态
一、未分化的统计组织
二、非专业化的统计人员
第三节 活动范围:以土地和人口为主的有限统计
一、有限的统计对象
二、从“民数”到“地数”:统计范围变迁的规律
第四节 运行规则
一、正式制度:以皇权为后盾的制度规定
二、非正式制度:寻租自利的行为逻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范式:从晚清到民国时期的统计
第一节 统计职能:以西方为参照系的功能设定
一、科学与理性:西方数理统计的引入
二、统计职能:理想化的设计
第二节 组织机构:倒金字塔形的结构
一、统计组织:制度化的上层与简拙的基层的落差
二、统计人员:上层精英化与下层非专业化的反差
第三节 活动范围:现代统计体系的形成
一、统计范围的急速拓展
二、统计范围变化的逻辑
第四节 运行规则
一、正式制度:超前的理想设计
二、非正式制度:低控制水平下的自主空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意识形态范式:1949―1978年间的统计
第一节 统计职能:灵活的政治工具
一、统计性质的界定:具有阶级性和党性的社会科学
二、职能界定:革命逻辑设立的新功能
第二节 组织机构:动员式的统计体制
一、组织机构:以动员为目的的设计
二、统计人员:又红又专的标准
第三节 活动范围
一、全能主义国家的统计范围
二、统计范围变化的规律
第四节 运行规则
一、正式规则:政治主导的制度规定
二、非正式制度:政治控制下的机会主义选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治理范式:1978年以来的统计
第一节 统计职能:公共产品型的信息服务
一、统计的重新定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
二、统计职能的界定:为国家和社会共同服务
第二节 组织机构:科层化与专业化
一、统计组织:国家主导下的多元统计
二、统计人员:德才兼备、以才为重
第三节 活动范围:统计对象的转向
一、统计对象:国家职能调整带来的变化
二、统计范围变化的逻辑
第四节 运行规则:国家与社会的双重塑造
一、正式制度:法制进程中的依法治统
二、非正式制度:压力型体制下的策略主义逻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代结语:数字与权力
第一节 统计与国家治理
一、统计与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二、统计对国家治理的负面影响
第二节 统计与合法性
一、统计合法性建构
二、信息操纵对合法性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技术与政治
一、统计的效用及其社会蔓延
二、统计的政治化使用及后果
三、政治技术的衡平:政治技术的合理边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附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