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经络实质与针灸机制研究

经络实质与针灸机制研究

  • 字数: 194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周迪湘 著
  • 商品条码: 978753354927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7
定价:¥7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对中国传统医学中经络穴位的生理实质和针灸的生化反应机理的研究一直是中医药基础研究的核心之一。本书深入研究中医经络和穴位理论的体系和临床应用方法,并和西医生理病理学的现在理论互相印证。在丰富的理论研究基础上,作者大胆进行假设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来印证关于经络实质的人体生理基础。在实验方法上,作者性地采用放射性元素的自显影技术在人体上进行了经络的走向和穴位效应的研究和探索,具有学术的前沿性和性。本书的出版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针灸学基础研究的发展,适合医学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作为参考书。
作者简介
周迪湘 男,1934年出生,湖南长沙人,福建医科大学核医学教授。1960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原子能系生物物理专业。1962年开始用核医学放射自显影——32P放射自显影示踪技术,研究经络的循行路线,仅测定了10例,后因经费等诸多因素未能完成。 间断数十年后于199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福建省科学基金资助才得以继续用32P放射自显影示踪技术探索经络循行路线踪迹。共完成220例整体宏观经络走向和5例用32P光镜放射自显影示踪技术对人体经络循行路线在组织结构方面的研究。2003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目录
第一章人或高等动物对机体内外环境刺激的整体生理反应
第一节人或高等动物感受器的生理功能
第二节人或高等动物运动机能状态的分类
第二章经脉与穴位的实质
第一节经脉的实质
第二节穴位的实质
第三章经脉循经感传现象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经脉循经感传现象
第二节经脉循经感传的传入途径
第三节经脉循经感传现象的分析
第四节针灸循经感传对人体组织器官和系统生理功能的影响
第四章循经可见经脉现象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循经可见的经脉现象
第二节循经皮肤病病理变化的规律性
第三节循经可见经脉现象的物质基础
第四节循经可见经脉现象的分析
第五章体表经穴与内脏相关的实质
第一节体表经穴与内脏相关现象
第二节体表经穴与内经相关的物质基础
第三节感觉功能的阶段性表现——体表与内脏相关的牵涉痛
第四节运动功能节段性表现——体表循经可见的经脉现象
第六章针灸疗法治病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针灸疗法的种类
第二节针灸疗法对机体产生的整体生理效应
第三节针灸疗法治病原理分析
第七章针灸疗法临床资料结果分析
第一节针灸疗法治病的本质是“以外之内,扶正祛邪”
第二节针灸疗法治疗疑难病症疗效显著
第三节针灸疗法对生理功能失调性疾病疗效显著
第四节针灸疗法对炎症性疾病疗效显著
第五节针灸疗法对急症疗效显著
第六节针灸预防生理功能性和炎症性急症效果显著
第七节针灸疗法对机体因有功能的局部浅表器质性病变疗效显著
第八节针灸疗法对先天性、遗传性、外伤性、癌症等器质性疾病疗效不显著
第八章“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获得良好针灸疗效的机制
第一节“得气”感的特征
第二节针感的传导途径
第三节“得气”能产生良好疗效的原理
第四节针灸疗法的辨证施治
第九章针刺“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疗效不同的机制
第十章子午流注针法良好疗效的机理
第一节子午流注针法的组成
第二节子午流注阵法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疗效
第十一章气功对针灸疗效的作用和机制
第一节气功的特点
第二节气功的实质
第三节气功疗法治病的基本原理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