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宋本论衡

宋本论衡

  • 装帧: 线装
  • 出版社: 黄山书社
  • 作者: 王充 著
  • 商品条码: 9787546199542
  • 版次: 1
  • 开本: 8开
定价:¥56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王充继承发展了先秦气一元论自然观,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论衡·自然》),即由于“气”本身的运动而产生万物,不存在有意志的创造者。指出天地、阴阳不生不死,初步接触到世界无限性问题。认为自然界的“灾异”是“气”变化的结果,与人事无关。人的生命和精神也以“精气”为物质基础,“人未生,在元气之中;既死,复归元气”,“死而精气灭”(《论死》),根本没有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抨击了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的目的论和灾异、谴告、鬼神等迷信。在认识论上,承认感官经验是知识的来源,批判“生而知之”和圣人“前知千岁后知万世”的论调;同时也主张“不徒耳目,必开心意”,重视理性思维的作用,并强调用“效验”“证验”作为检查知识可靠性的标准。虽不否认有千岁万世不变的知识和“不可知之事”,但反对把圣人偶像化,反对颂古非今思想。主张人性因禀气不同而有善恶,强调人性可以改变。在社会历史观上有命定论倾向,认为个人的贵贱寿夭,国家的治乱安危,都受“时数”的支配。在美学上主张美与真的统一。提出“真美”,以同“虚妄”相对立,将艺术的目的归结为“劝善惩恶”。论文强调内容,提倡通俗,反对崇古。 东汉时代,儒家思想占支配地位,但与春秋战国时期所不同的是,儒家学说掺进了谶纬学说,而其集大成者的是《白虎通义》。王充作《论衡》一书,就是针对这种神秘主义的谶纬说。“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论衡.对作》篇)。 现存《论衡》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与《后汉书·王充传》的说法吻合。但王充在《自纪篇》中却说“吾书百篇”,“吾书亦才出百”,可能《论衡》原有百篇以上,到范晔写《后汉书》时仅可见到85篇了。因为《论衡》一书被认为是“诋訾孔子”,“厚辱其先”,故遭到当时以及后来的很多统治阶级的冷遇和禁锢,将它视之为“异书”。
内容简介
《论衡》为东汉思想家王充所著。全书共三十卷,八十五篇,佚亡一篇(招致篇)。主要阐述了作者无神论的思想观点,对当时社会上谶纬盛行,社会上层和民间流行各种神秘主义进行了批判。此次影印所用底本为宋孝宗时期浙江刊本,存卷一至卷二十五,所缺五卷以明通津草堂本配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