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德国电影心理史

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德国电影心理史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SiegfriedKracauer) 著作
  • 商品条码: 9787208079465
  • 开本: 16开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拉考尔通过分析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的德国影片,检视了从1918年至1933年的德国历史,借以展现“一战”后德国人的心理图景。在二十年代的德国影片中,他追踪到一些反复出现的视觉和叙事母题,认为这些母题暴露了德国人对混乱的恐惧和对秩序的渴望,以致他们甘愿臣服于威权统治。拉考尔在书中开辟了探查电影美学、一个民族(魏玛时期德国人)的普遍心理状况以及同时期社会、政治现实之间关联的新领域,并提出一项惊人的(时至今日仍有争议的)主张:作为通俗艺术的电影为人们洞察一个民族的无意识动机和幻想提供了可能。
目录
重读克拉考尔
前言
引言
一 早期(1895—1918)
  1.和平与战争
  2.先兆
  3.UFA的创立
二 战后时期(1918—1924)
  4.自由的冲击
  5.卡里加利
  6.暴君的队列
  7.宿命
  8.无声的混乱
  9.性命攸关的两难
  10.从反叛到屈服
三 稳定时期(1924—1929)
  11.衰落
  12.冰冻的地面
  13.妓女和少年
  14.新写实主义
  15.蒙太奇
  16.简短的起床号
四 前希特勒时期(1930—1933)
  17.歌曲和幻觉
  18.凶手在我们中间
  19.胆怯的异端
  20.为了更好的世界
  21.民族史诗
增补 宣传和纳粹战争片
  作者的话
  1.纳粹的考虑和措施
  2.电影手法
  3.万十字的世界
  4.银幕剧作法
  5.与现实的冲突
  结构分析
附录 影评(1924—1939)
德文版编者后记
参考文献
补充参考文献
2004年英文版导读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片名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