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影视与新媒体摄影

影视与新媒体摄影

  • 字数: 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作者: 陈刚,陈欣钢 著
  • 商品条码: 97875078400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7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畅销20余年,影视院系认可的经典摄影教程。精选200多幅电影、电视、新媒体经典摄影作品作为案例,全景展现影视摄影领域的前沿视野。从理论到实践,将视听传播的理性思考与影视技术的操作经验完美结合。 本书源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电视摄影专业《摄影造型》课程的教学内容,该专业是中国传媒大学历史很悠久的两个专业之一,因此也开辟了我国影视摄影专业教育的经典模式和完善体系。影视生产者曾以视听一体的采编播制作模式建立其专业性,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profession)。必须看到,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平板电视、高清电视以及现今的3D、4K、VR、UA,制作和观看技术的革新一次次改变了视听媒体的媒介形态。
作者简介
陈刚,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电影学博士。在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学习过三年电影摄影,曾调中央电视台工作,参加“东方时空:生活空间”栏目的创办,及新闻、纪录片等各类电视节目的拍摄与制作。曾赴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和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做过一年访问学者,是中国影视人类学会和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常务理事。
陈欣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嫩伯格新闻传播学院访问学者(2015-2016),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访问学者(2014)。担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摄影教研室主任。主讲本科课程《电视节目类型学》《电视摄影》、研究生课程《新闻传播文献导读》、靠前研究生课程《影视摄影学》(Cinematography)等。出版专著有《医疗改革的媒介镜像——中国“新医改”的新闻话语生产研究》,译著有《美国摄影教程:靠前1版》等。研究领域为视觉传播和新闻社会学,致力于探索学界与业界的交流互动。
目录
第一章影视摄影:时间与空间的造型艺术
第一节一种造型艺术
第二节声音与画面
第三节时间与空间
第二章光学镜头
第一节镜头的光学特性
第二节长焦距镜头
第三节广角镜头
第四节变焦距镜头的优势与不足
第三章影视摄影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影视摄影的景别
第二节拍摄方向
第三节拍摄高度
第四章影像内部运动:固定镜头
第一节固定镜头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节固定镜头的功能及局限
第三节固定镜头的拍摄要求
第五章影像外部运动:运动摄影
第一节变焦拍摄
第二节摇镜头拍摄
第三节移动摄影
第四节综合运动拍摄
第六章光线与色彩
第一节影视用光概述
第二节自然光
第三节人工光
第四节色彩造型手段及应用
第七章新媒体摄影:技术、理念、装置
第一节数字时代的高清摄影
第二节3D立体影像拍摄
第三节手机摄影:进行中的装置革命
第八章影视摄影前沿技术
第一节控制时间I:高速摄影
第二节控制时间II:延时摄影
第三节航拍及UA无人机摄影
后记
摘要
本书源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电视摄影专业《摄影造型》课程的教学内容,该专业是中国传媒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两个专业之一,因此也开辟了我国影视摄影专业教育的经典模式和完善体系。影视生产者曾以视听一体的采编播制作模式建立其专业性,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profession)。必须看到,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平板电视、高清电视以及现今的3D、4K、VR、UA,制作和观看技术的革新一次次改变了视听媒体的媒介形态。近年来,影视生产的专业性受到媒介融合趋势的挑战,电影和电视的独立地位在新的媒介生态中面临危机。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打破了电视声画一体的独特话语方式,并且在传播者与用户之间建立了更为便捷的互动方式。3D、4K、VR、UA等影视技术的飞速发展,其产制流程的特殊性为影视媒体的“突围”提供了一条技术路径。对前期拍摄而言,一方面,技术发展重塑了濒临解构的影视摄影专业性;另一方面,影像立体化、高清化等带来的视觉奇观和视觉冲击又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批判性的思考。作为学者应该意识到,不同的媒介形态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所承担的作用和呈现的效果迥然相异。正如麦克卢汉(McLuhan)阐述“媒介即讯息”的观点时所说的那样:不同媒介因其“尺度”不同,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会发生变化 。回到文本中来,本书主要是一本教授影视摄影实践的教材。虽然有一些理论的成分,但其也是为了促进画面拍摄的实践。阅读这本书不能仅仅沉浸在获得求知的乐趣。就像我们有些人,学习外语,由于过度追求语法和词性,真正走出国门,却张不开口。所以,这本教材的目的是要能够利用它学会影视及新媒体的摄影操作,拍摄出好的画面。当然,在节目创作中,内容是决定因素。摄影圈内有一批人喜欢强调技巧和设备,最终容易流于形式。人需要灵魂,文章需要主题,摄影造型技巧最终也是为节目的内容和主题服务的,离开内容和主题,只讲形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同时在拍摄中,历史、文化、社会的要素也不得不考虑。例如,由于现代动画节目盛行,影视摄影中就比较多地出现了跳跃的画面表现。迅速进入汽车时代,人们习惯了较多地通过挡风玻璃去观看、识别景物,模仿这种视觉体验的影视画面就多了起来。该教材与国内翻译的美国大学相同的教科书相比,原理讲述较多,如何操作和具体功用所列较细致,适应了国内教学和考试的特点。它不宜与国际上,尤其是美国的教材直接相比较。国外的教材很强调实践和操作的技巧,并介绍各种器材。而国内却不同,尤其高等教育的应用教材。我们有心将其编写得更加具有操作性,但同时,它要适应目前我们的教育特点和各方面的需要:有校内的本科、研究生、高职的需要,也有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的各个专业需要,等等。我们力求由浅入深,激发同学们思考和动手拍摄的创作热情。由于这门课程的悠久历史,本书的成稿一定要感谢曾经奠定、丰富、完善、鼓励、批评过这本书的同事和同仁们。首先是《摄影造型》这门课程的创始人任金州教授,他是原北京广播学院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电视摄影专业的毕业生,三十多年前为这门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有这些年来和我们一块并肩作战、活跃在影视摄影教学一线的孙振虎、郭艳民、于然、丰瑞等老师。最后,我们还要衷心感谢允许我们在教材中使用你们图片的同行们,由于你们的帮助才使我们的教材将内容表达得更加清晰和明确。由于很多图片是我们三十年教学活动中收集的,有些无从考察来源,所以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图片使用或内容表述如有不妥,请您随时给我们来信、来电告知,我们的联系邮箱是:ohmydocu@sina.com。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