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戏曲与戏剧文学论稿

戏曲与戏剧文学论稿

  • 字数: 259千字
  • 装帧: 软精装
  •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作者: 沈尧 著;王文章 丛书主编
  • 商品条码: 978756990731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0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论文17篇,对戏曲与戏曲文学的性质和特征、戏曲塑造形象的方法、戏曲结构的美学特征、戏曲的抒情性、戏曲语言的特点等,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其中,《戏曲结构的美学特征》发表于1980年,抢先发售提出戏曲的“点线结合的结构形式”。认为中国戏曲与中国的绘画、建筑一样,运用的都是同西方的焦点透视法接近不同的散点透视法,在情节布局上,“以一条主线作为整个剧情的中轴线,并且围绕这条中轴线安排容量不同的场子”,“形成纵向发展的点线分明的组合形式”。这与欧洲写实话剧的团块组合结构形式是大异其趣的。此文相继被收入《戏剧美学论文集》、《戏曲美学论文集》。
作者简介
沈尧,原名沈达人,1929年生,江苏南京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9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1950年至1989年在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从事戏曲史论、戏曲美学研究工作。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艺术)成员。著有《戏曲与戏曲文学论稿》、《戏曲意象论》、《戏曲的美学品格》等:与人合作主编《古典戏曲十讲》、《戏曲史论丛书》(12种);参与撰写《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中国戏曲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戏曲文学分支副主编)、《中国京剧百科全书》(理论分支主编)等。
目录
初版序
戏曲艺术的特殊综合历程
戏曲形式的特点
物我交融神形相生——论戏曲塑造形象的方法和特点
戏曲文学探微
戏曲的文学性
戏曲文学的抒情性
表现现代生活与戏曲的抒情
历史经验与精神文明——对传统戏曲思想内容的一些看法
在灿烂的古代文化面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古代爱情戏艺苑巡礼
神魔戏与鬼戏
禁戏浅谭
正面喜剧形象塑造漫谈——读传统戏曲喜剧有感
戏曲结构的美学特征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戏曲语言漫谈之一
因事以造形随物而赋象——戏曲语言漫谈之二
抑扬顿挫音调铿锵——戏曲语言渑谈之三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