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方的中国影像(1793—1949)·白露德、児島鷺麿、杉江房造卷

西方的中国影像(1793—1949)·白露德、児島鷺麿、杉江房造卷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黄山书社
  • 作者: 卞修跃 著作
  • 商品条码: 9787546154329
  • 版次: 1
  • 页数: 503
定价:¥120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2014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中国历史影像出版史上的巨制,规模空前,64册大型图集 1793—1949年间来华西方人士留下的两万幅记录中国历史的珍贵影像 70%以上在大陆是首次出版 历史图片数量庞大,时间跨度久远,作者数量众多 迄今为止收录来华西方人士有关中国题材的历史影像数量最多、内容最新、装帧最精美、印制水平最高的一套中国历史影像库。 本项目汇集1793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使华以来(此前有关中国的影像较少)到1949年以前西方来华的外交官、军人、传教士、探险家、专业记者等创作的有关中国的绘画和照片以及西方报刊或在中国境内出版的西文报刊当时发表的有关中国的图片资料。绘画和照片的内容包括自然风光、宫殿民居建筑、生产生活场景、民族宗教社会习俗以及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等。 本项目以绘画者或摄影者为单元,按绘画者或摄影者来华时间或作品产生时间先后排序,不以作者生年排序;西方报刊或在中国境内出版的西文报刊上的图片,则以报刊为单元,以选用之首张图片产生年代先后排序。每单元首列作者简介或报刊简介暨作者肖像(或缺),对作者的生平及来华活动作简要介绍;每幅图片都有简要文字说明,主要介绍图片记录的事件、人物、地点、时间等内容。本项目收录的图片近两万幅,70%以上在大陆是首次出版。
内容简介
海达?莫理循(Morrison, Hedda 1908—1991),澳大利亚著名摄影家,1908 年生于德国斯图加特。少年时代即爱好摄影,1929 年进入慕尼黑国立摄影艺术学院学习三年。毕业后,于1933 年来到北京,应聘成为位于东交民巷阿东照相馆的经理。1938 年,海达与阿东照相 馆合同期满,她作为一位自由摄影家继续留在了中国。从1933 年至1946 年,海达在北京居住了13 年。在此期间,她先后到过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等地游览,拍摄了反映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自然风光与社会风貌的照片五六千张之多,以其独特的视角,生动、形象、具体地展现了当时中国的民居建筑、店肆街景、民风民俗与生产生活,为我们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历史影像。 1946 年,海达?莫理循与著名的乔治?莫理循博士(1862—1920)的儿子阿拉斯泰?莫理循在中国结婚,并于同年来到香港。在香港期间,海达又拍摄了大量的反映香港风光的照片。1967 年,莫理循夫妇回到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定居。
作者简介
卞修跃,1989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工作至今,1999年晋为副编审。2001年9月复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6月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近代史资料》编辑以及抗日战争史、侵华日军暴行史、中日战争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几年着重从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问题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工作。
目录
正文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