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汉语形容词状补语序选择机制研究

现代汉语形容词状补语序选择机制研究

  • 字数: 18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 作者: 朱文文 著
  • 商品条码: 978750684208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9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文在语序研究的背景下,综合运用词义分析、视点结构、事件结构和话语分析等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从严格配对的自然真实语料出发,以形容词状补可换位结构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现代汉语中围绕动词而形成的“形+动”和“动+形”这两种语序的制约机制。 我们认为,对于既能充当状语也能充当补语的形容词而言,进入状位还是补位不是随机的,状位与补位的对立制约着形容词的入位,并制约着形容词状补可换位结构的语序变化。这种制约机制直接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对立性特征,即[+方式]与[+结果]的对立、[+过程性]与[+结果性]的对立、[+具体性]与[+抽象性]的对立、[+描写性]与[+评议性]的对立。这四组对立特征共同构成制约形容词状补入位的语序选择机制。
作者简介
朱文文,女,汉族,1980年8月生,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与对外汉语教学,曾在《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中国语文法研究》(日本)等海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题旨及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形容词状补可换位结构的界定
1.3 本文的理论基础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
第二章 现代汉语可换位语序问题研究综述
2.1 语序问题宏观研究
2.2 可换位语序问题研究
2.3 状补可换位问题研究
2.4 形容词状补可换位问题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方式与结果的对立与语序选择
3.1 形容词状位与补位的句位意义:+方式与+结果
3.2 入位形容词的语义分类
3.3 各类形容词与状语和补语的对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过程性与结果性的对立与语序选择
4.1 状位的与补位的
4.2 与的对立
4.3 与的对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具体性与抽象性的对立与语序选择
5.1 状位的与补位的
5.2 与对立的句法表现
5.3 事件具体度等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描写性与评议性的对立与语序选择
6.1 状位的与补位的
6.2 从信息结构看与的对立
6.3 从事件链看与的对立
6.4 述补结构的评议性标记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形容词状补语序选择机制的几点思考
7.1 句位意义是制约形容词状补语序选择的根本原因
7.2 形容词状补语序选择受制于多层面的对立因素
7.3 制约形容词状补语序选择的多层面因素具有内在一致性
7.4 形容词状补可换位机制来自不同的驱动力
第八章 结语
8.1 本文的基本工作
8.2 本文的基本结论
8.3 本文的创新之处
8.4 本文的不足及今后的任务
参考文献
附录:状补可换位结构中的形容词及其义项与动词搭配表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