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初中数学自学读本

初中数学自学读本

  • 字数: 36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 作者: 周长生 主编 著
  • 商品条码: 978753478702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95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套《初中数学自学读本》是对小学毕业的读者,能够精读深思地、居高临下地、较快地学好国家规定的初中数学基本知识,并在学好的同时,逐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和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标志是,思维有逻辑性(有条理),即头脑清楚。认识能力主要指总结归纳能力。为此,我们 除了尽力做到敍述较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以外,还将尽力避免支离破碎就事论事,而力图用高层次的观点、理论、思想、方法统领数学基本知识。在书中,这些高层次的观点、理论、思想、方法,一概简称“基本方法”。所以,这套书的全部内容,大致有两大块,一块是基本知识,一块是基本方法。基本方法与基本知识的关系,大致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所以,用基本方法去审视基本知识,就比较容易看清楚基本知识的本质。可以打这样一个比喻,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的关系,就好像“通分”和“异分母的加法”,众所周知,不会通分就不会异分母相加,没有基本方法就很难学好基本知识。
目录
第一章 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01】 一读二想三归纳,走遍天下都不怕
【01-1】 养成精读深思的习惯
【01-2】 方法之母——差异和共性
【01-2-1】 掌握差异共性原理
【01-2-2】 关注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01-2-3】 一般和特殊的相对性
【01-3】 方法之母——归纳和演绎
【01-3-1】 概述
【01-3-2】 具有特点的共性
【01-3-3】 归纳法的结论可能有假——归纳法的或然性
【01-4】 读思归纳成习惯,比状元还状元
基本方法【02】 掌握简易逻辑知识
【02-1】 概念
【02-1-1】 属性
【02-1-2】 什么是概念
【02-1-3】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
【02-1-4】 概念的定义结构
【02-1-5】 不定义的概念
【02-1-6】 概念的分类
【02-2】 命题
【02-2-1】 命题
【02-2-2】 “p或g”的真假
【02-2-3】 “p且g”的真假
【02-2-4】 矛盾命题的真假
【02-2-5】 条件命题“若p则q”的真假
【02-3】 演绎推理
【02-3-1】 演绎推理举例
【02-3-2】 演绎推理的结构——三段论
【02-3-3】 省略三段论
【02-3-4】 数学中,省略三段论举例
基本方法【03】 遵循数学学习的原则
【03-1】 过程归纳原则
【03-2】 融会贯通原则
【03-3】 以简驭繁(循序渐进原则)
【03-3-1】 绝妙的数码
【03-3-2】 以简驭繁
【03-4】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原则(追根问底原则)
【03-5】 知识的必要性原则
【03-6】 知识的范围性原则
【03-7】 知识的层次性原则
……
第二章 学几何,要先学舰则
第三章 线段和角
第四章 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
第五章 三角形的主要性质和三角形的全等
第六章 特殊四边形
摘要
读思归纳居高临下编写这套《初中数学自学读本》的目的,是希望小学毕业的读者,能够精读深思地、居高临下地、较快地学好国家规定的初中数学基本知识,并在学好的同时,逐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和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标志是思维有逻辑性(有条理),即头脑清楚.认识能力主要指总结归纳能力.为此,我们除了尽力做到叙述较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还将尽力避免支离破碎、就事论事,而力图用高层次的观点、理论、思想、方法统领数学基本知识.在书中,这些高层次的观点、理论、思想、方法,一概简称“基本方法”.所以,这套书的全部内容大致有两大块,一块是基本知识,一块是基本方法.基本方法与基本知识的关系大致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所以,用基本方法去审视基本知识,就比较容易看清楚基本知识的本质.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的关系就好像“通分”和“异分母的加法”,众所周知,不会通分就不会异分母相加,没有基本方法就很难学好基本知识。事实上,不论什么事情,只有用较高的观点去审视,才能看清它的本质.所以,用高层次的基本方法统领基本知识是这套读本的最根本特点。本书的这个特点,既是针对传统的,也是针对现行的初中数学教材来说的.这些教材(包括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在内)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区别,但其共同的弊病是,忽视归纳、支离破碎、就事论事.使用这些教材,学生只能盲人摸象地学.正像中国有句古诗所说的那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个别,不见一般;只见差异,不见共性。读书如观景:先远看,再近看;再远看,再近看;远近结合,才有好效果。这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呢?首先,主要是编者在几十年的数学教学中,对“共性个性*相对”的道理的应用.这个道理来自*的《矛盾论》,就是哲学道理.其次,是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和数学思想———精读深思、熟背口诀、以简驭繁、寓理于算等.再次,是吸取了古希腊欧几里德的公理化思想.所以,书中的基本方法具有扎扎实实的实践基础,力图避免空话,力图做到易分辨、易掌握、易操作、易落实,易收到成效.其中的口诀朗朗上口,易背诵牢记。因此,可以说,这是一套具有一定特色的初中数学自学读物。怎样学、用“基本方法”呢?根据经验(也可能是规律):首先,要把其中的“口诀”和黑体字熟背牢记精读两三遍,粗知一二三.居高临下看,可以减少难.应用要反复,理解才深入.读用相结合,会有好效果.要想用熟练,半载一二年.这就是说,精读两三遍,也只能了解个大概.然而,能够大概了解,也可以使你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当你学习新知识时,将遇到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高观点”去说明,这样就会帮助你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怎样才能深入理解这些“高观点”呢?要在学习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反复应用高观点去说明数学中的理论知识,如此不断地结合应用,再重点阅读基本方法的某些段落,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要想对“高观点”理解深刻、应用熟练,需要很长时间,甚至需要一年或两年.想要不断提高层次,则需要更多的思考、更多的时间,不过达到合格的初中学生水平,一两年也就差不多了.本书虽然是为小学毕业的读者编写的,由于其中很注重高层次的观点和方法,对于中学生和大学生都会有所帮助,对于从教于教学各个阶段的数学老师来说,也许会有参考价值.李玉臣老师建议:特别是在校的初中生若能结合课本同步阅读本书,则既能更好地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演变过程,又能尽快地提升理解能力、数学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然就能取得优异成绩,同学们不妨一试.需要指出的是,不要把高层次的方法和数学基本知识混为一谈,高层次的方法可不是数学基本知识.若干年后,有些基本知识你可能已经忘掉了,但是高层次的方法将跟随你一辈子,使你终生受益.事实上,这些基本方法不仅可以用来学习数学,也可以用来学习其他学科、研究其他学科,甚至有些可以用之四海而皆准.因此,基本方法是本书最为重要的一块,希望从今天开始,你能逐渐地了解它、熟悉它、应用它、掌握它.还要指出的是,打开本书一看,第一章就有好多由本书编者所写的基本方法,而基本方法又都是高观点,读者可能会想:基本方法一定都是难以读懂的吧?当然,基本方法是由本书编者写的.但是,基本方法【04-1】和【04-2】就不是本书编者写的,而是两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两个七年级学生的作品.这个事实,恐怕会立刻打消你们的畏难情绪.他们的文章说的都是数学的特点,也都是“高观点”,不仅对中学生有用,对大学生也有用.“高观点”未必就是难观点,千万不要把“高观点”的基本方法与“难懂”二字混为一谈.可能有读者说,把基本方法都隔过去,一字不看,直接学习代数新知识,行不行?当然可以,不过那就有点儿盲目性,不能居高临下了.有个成语叫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是个自学读本,又没时间限制,着急什么呀?先走马观花地看一两遍,如何?有一个人,到北京玩了两个星期,哪儿都去了,就是没去天安门,多傻呀!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当与错误之处难以避免,希望读者提出批评意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