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经济与社会(第二卷)
字数: 807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德)马克斯·韦伯 著 阎克文 译
商品条码: 9787208092136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0
定价:
¥8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经济与社会(第2卷)(上下)》编辑推荐:
?纪念马克斯?韦伯逝世九十周年
?《经济与社会》: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学著作
?著名翻译家阎克文磨砺五载推出的全新中译本
内容简介
《经济与社会(第2卷)(上下)》内容简介:《经济与社会》原著共两卷,英文本由多位韦伯研究专家合作翻译,并加有长篇导言和注释,于1968年出版。《经济与社会(第2卷)(上下)》被众多学者推为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学著作。
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全面而系统地表述了他的社会学观点和对现代文明本质的见解。他对社会学的定义、对象、方法及一些基本范畴和概念进行了详细地阐释,统称为社会学的基础;又分别互有交叉地阐发了他的经济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和宗教社会学思想。
韦伯广泛地援引世界历史资料,把发生在不同时代、不同文明和不同社会中的经济形式、法律形式、统治形式和宗教形式纳入他独特的概念体系,分门别类地做出类型化比较研究和系统化因果分析。韦伯以现代西方社会为立足点,通过对东西古今各种文明的比较,突出以理论化为方向的现代西方文明的本质和特征。
《经济与社会(第2卷)(上下)》适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相关研究者,高校师生。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马克斯?韦伯 译者:阎克文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年4月21日—1920年6月14日)是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被公认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韦伯最初在柏林大学开始教职生涯,并陆续于维也纳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大学任教。他对于当时德国的政界影响极大,曾前往凡尔赛会议代表德国进行谈判,并且参与了魏玛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设计。
译者简介:
阎克文,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兼职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译著及作文若干。
目录
上册
缩略语列表 / 1
第二卷
第八章 经济与法律(法律社会学) / 782
(一) 实体法诸领域 / 782
一、 公法与私法 / 782
二、 授权法和规章制度 / 785
三、 “统治”与“行政” / 785
四、 刑法与私法 / 788
五、 侵权与犯罪 / 790
六、 统治权 / 792
七、 对权力的限制和权力的分立 / 793
八、 实体法与程序 / 795
九、 法律思想的诸范畴 / 797
(二) 权利的创设形式 / 806
一、 “法律命题”的逻辑范畴——自由与权力——契约自由 / 806
二、 契约自由的发展——“身份契约”与“目的契约”——目的契约的历史渊源 / 808
三、 对可诉契约的制度辅助:代理、转让、流通契据 / 822
四、 对契约自由的限制 / 825
五、 契约对当事各方以外的影响之范围——“特别法” / 835
六、 联合体契约——法律人格 / 847
七、 自由与强制 / 872
(三) 法律规范的出现与创设 / 889
一、 新法律规范的出现——习惯法理论解释之不足 / 889
二、 法律规范的出现与发展过程中当事人实践的作用 / 891
三、 从无理性裁判到制定法的出现 / 895
四、 新法律通过从上面强加而发展 / 897
五、 立法手段 / 902
六、 法律先知与日耳曼平民大会司法的作用 / 905
七、 法律专家的作用 / 913
(四) 法律显贵及法律思想类型 / 920
一、 经验式法律训练:作为一种“技艺”的法律 / 920
二、 学院式法律训练:作为一门“科学”的法律——源自神圣律法 / 924
三、 法律显贵。罗马法的影响 / 929
(五) 神权统治法律和世俗法律的形式理性化与实质理性化 / 944
一、 法律形式主义的一般条件 / 944
二、 神圣律法的实质理性化 / 950
三、 印度法律 / 952
四、 中国法律 / 953
五、 伊斯兰教法律 / 954
六、 波斯法律 / 959
七、 犹太法律 / 960
八、 教会法 / 965
(六) 统治权与家产制君主的法律制定:法典编纂 / 975
一、 统治权 / 975
二、 法典编纂背后的驱动力 / 985
三、 继受罗马法和现代法律逻辑的发展 / 990
四、 家产制君主法典编纂的类型 / 993
(七) 革命法律的形式特性——自然法 / 1001
一、 法国民法典 / 1001
二、 作为实在法规范标准的自然法 / 1003
三、 现代自然法的由来 / 1005
四、 形式自然法向实体自然法的转变 / 1005
五、 自然法意识形态中的阶级关系 / 1008
六、 自然法的实践意义和蜕变 / 1011
七、 法律实证主义和法律职业 / 1013
(八) 现代法律的形式特性 / 1017
一、 现代法律中的排他主义 / 1017
二、 现代法律发展中的反形式主义趋势 / 1019
三、 当代英美法 / 1026
四、 现代法律职业中的非专业司法与合作趋势 / 1029
第九章 政治共同体 / 1036
一、 领土政治组织的性质与“正当性” / 1036
二、 政治联合体形成过程的诸阶段 / 1040
三、 权力声望与大国 / 1045
四、 “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 / 1048
五、 民族 / 1057
六、 政治共同体内部的权力分配:阶级、身份、政党 / 1063
第十章 支配与正当性 / 1079
一、 经济权力的支配与权威支配 / 1079
二、 直接民主与显贵统治 / 1086
三、 组织结构与正当权威的基础 / 1090
第十一章 官僚制 / 1095
一、 现代官僚制的特征 / 1095
二、 官僚制内外的官员地位 / 1097
Ⅰ. 作为一项职业而担任官职 / 1098
Ⅱ. 官员的社会地位 / 1098
三、 官僚制的货币金融前提 / 1103
四、 行政任务的量变 / 1108
五、 行政任务的质变:文化、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影响 / 1111
六、 官僚制组织对显贵行政的技术优越性 / 1112
七、 行政手段的集中 / 1120
八、 社会差异的扯平 / 1122
九、 官僚制长存的主客观基础 / 1127
十、 官僚化的不明经济结果 / 1129
十一、 官僚制的权力地位 / 1130
十二、 关于团契机构和利益集团的补论 / 1134
十三、 官僚制与教育 / 1138
十四、 结语 / 1142
第十二章 家长制与家产制 / 1145
一、 家长制支配的性质与起源 / 1145
二、 显贵支配与纯粹的家长制 / 1148
三、 家产制支配 / 1149
四、 家产制国家 / 1153
五、 权力之源:家产制与非家产制军队 / 1155
六、 家产制支配与传统的正当性 / 1161
七、 以家产制方式满足公共需求。公益性派捐与集体责任。强制性联合体 / 1164
八、 家产制官员 / 1167
九、 家产制官员与官僚制官员 / 1170
十、 家产制官员的生计:实物俸饷与手续费 / 1174
十一、 占用和垄断的结果:分散并类型化的行政 / 1182
十二、 家产制国家如何防止瓦解 / 1186
十三、 埃及 / 1189
十四、 中华帝国 / 1191
十五、 分权化的家产制支配:总督与分土封侯 / 1195
十六、 家产制统治者与地方领主 / 1200
十七、 英国的显贵行政、地主的治安法官、“绅士”的演变 / 1204
十八、 沙皇家产制 / 1210
十九、 家产制与身份荣誉 / 1214
第十三章 封建制、等级制与家产制 / 1216
一、 封地的性质与封建关系的类型 / 1216
二、 封地与俸饷 / 1220
三、 封建制的军事渊源 / 1224
四、 封建立法 / 1225
五、 封建制的权力划分及其类型化 / 1229
六、 等级制以及从封建制向官僚制的过渡 / 1234
七、 家产制官员 / 1236
八、 家产制与封建制不确定的经济前提 / 1239
九、 贸易对家产制发展的影响 / 1241
十、 家产制与封建制对经济的稳定作用 / 1243
十一、 垄断主义和重商主义 / 1246
十二、 封建制条件下财富的形成与分配 / 1248
十三、 家产制垄断与资本主义特权 / 1252
十四、 精神气质与生活方式 / 1254
下册
第十四章 超凡魅力及其变形 / 1261
(一) 超凡魅力的性质及作用 / 1261
一、 超凡魅力权威的社会学性质 / 1261
二、 超凡魅力权威的基础和不稳定性 / 1264
三、 超凡魅力的革命性质 / 1265
四、 超凡魅力的效力范围 / 1268
五、 超凡魅力支配的社会结构 / 1270
六、 超凡魅力共同体满足需求的共产主义方式 / 1271
(二) 超凡魅力权威的生成及变形 / 1272
一、 超凡魅力的程式化 / 1272
二、 选择领袖和指定继承人 / 1274
三、 对超凡魅力的欢呼赞同 / 1277
四、 向民主选举权的过渡 / 1279
五、 选举和代表的意义 / 1280
六、 补论:超凡魅力领袖、显贵、官僚对政党的控制 / 1283
七、 超凡魅力与持续的支配形式 / 1286
八、 超凡魅力的去个性化:家族超凡魅力、“氏族国家”与长嗣继承权 / 1289
九、 官职超凡魅力 / 1293
十、 超凡魅力王权 / 1296
十一、 超凡魅力教育 / 1297
十二、 财阀统治是如何获得超凡魅力的 / 1300
十三、 现存秩序的超凡魅力合法化 / 1301
(三) 纪律与超凡魅力 / 1304
一、 纪律的意义 / 1304
二、 纪律源起于战争 / 1306
三、 大规模经济组织的纪律 / 1311
第十五章 政治支配与僧侣支配 / 1314
一、 超凡魅力正当化:统治者与祭司 / 1314
二、 僧侣政治、神权统治与政教合一 / 1316
三、 教会 / 1320
四、 僧侣政治的行为规范以及与个人超凡魅力的对立 / 1321
五、 僧侣政治在禁欲主义和隐修主义之间的摇摆 / 1323
六、 隐修主义的宗教—超凡魅力成就和理性成就 / 1326
七、 隐修主义对政教合一制度及僧侣政治的助益 / 1328
八、 政治权力与僧侣政治权力的妥协 / 1331
九、 僧侣支配与宗教虔诚的社会前提 / 1335
十、 僧侣政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1340
十一、 资本主义时代和资产阶级民主时代的僧侣政治 / 1354
十二、 宗教改革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 1357
十三、 犹太教的僧侣政治和经济气质 / 1362
十四、 教派、教会与民主 / 1366
第十六章 城市(非正当性支配) / 1375
(一) 城市的概念与种类 / 1375
一、 城市的经济概念:市场社区 / 1375
二、 三种类型:“消费城市”、“生产性城市”及“商业城市” / 1378
三、 城市与农业的关系 / 1380
四、 作为经济发展阶段之一的“城市经济” / 1382
五、 城市的政治—行政概念 / 1383
六、 堡垒和要塞 / 1385
七、 作为堡垒与市场混合物的城市 / 1387
八、 “公社”与“市民”概述 / 1390
(二) 西方的城市 / 1400
一、 城市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及人的法律地位 / 1400
二、 作为兄弟会而兴起的城市 / 1405
三、 结为兄弟团契的前提:氏族纽带的瓦解 / 1408
四、 古代与中世纪城市中的超城市联合体 / 1409
五、 西方的歃盟兄弟团契:法律和政治结果 / 1413
六、 意大利的coniurationes / 1416
七、 北日耳曼的兄弟团契 / 1421
八、 西方城市军事自主权的意义 / 1426
(三) 中世纪和古代的贵族城市 / 1430
一、 贵族城市统治的性质 / 1430
二、 威尼斯贵族的垄断性封闭统治 / 1432
三、 其他意大利公社的贵族统治:开放性及波德斯塔制度 / 1438
四、 英国城市的寡头统治及王室行政对它的约束 / 1441
五、 北欧市议会贵族及行会的统治 / 1446
六、 古代的家族超凡魅力王国 / 1448
七、 作为一种沿海武士聚落的古代贵族城市 / 1451
八、 古代与中世纪贵族城市的差别与相似性 / 1457
九、 古代与中世纪贵族的经济特性 / 1459
(四) 平民城市 / 1467
一、 歃盟兄弟团契摧毁了贵族统治 / 1467
二、 人民作为一种非正当性政治联合体的革命性 / 1468
三、 中世纪意大利城市身份群体之间的权力分配 / 1470
四、 古代的先例:罗马的平民与护民官 / 1474
五、 古代的先例:斯巴达的民与五长官 / 1476
六、 希腊民主化的各个阶段与结果 / 1478
七、 非正当统治权:古代僭主 / 1483
八、 非正当统治权:中世纪的僭主政治 / 1485
九、 市民的平定与僭主的合法化 / 1487
十、 城市自治、资本主义以及家产官僚制:概述 / 1490
(五) 古代与中世纪的民主 / 1507
一、 古代下等阶层的产生:债务人与奴隶 / 1508
二、 城市选区:古代的区域单元和中世纪的行会联合体 / 1510
三、 关于雅典与罗马选区的补论 / 1515
四、 经济政策与军事利益 / 1517
五、 农奴、被庇护人及自由民的政治与经济作用 / 1522
六、 作为武士基尔特的城邦与中世纪的内陆商业城市 / 1528
七、 古代城邦。帝国形成过程中的障碍 / 1532
附录一 社会行动类型与群体类型 / 1541
附录二 德国重建后的议会与政府(对官员和政党政治的政治评论) / 1548
序言 / 123
一、 俾斯麦的遗产 / 1552
二、 官僚统治与政治领导权 / 1560
1. 官僚统治与政治 / 1560
2. 政党政治的现实与社团国家的荒谬 / 1563
3. 官僚化与文人的幼稚 / 1567
4. 官僚统治的政治局限 / 1571
5. 君主的有限作用 / 1573
6. 议会的强与弱,消极政治与积极政治 / 1576
7. 德国国会的宪法缺陷和领导权问题 / 1579
三、 议会质询的权利和政治领袖的产生 / 1585
1. 对官僚系统的有效监督与官僚系统的权力基础 / 1586
2. 作为政治领袖检验场的议会 / 1588
3. 议会各委员会在战时与平时的无能 / 1589
4. 国内危机与议会领导权的缺失 / 1592
5. 议会的职业精神与既得利益者 / 1595
四、 官僚统治与对外政策 / 1600
1. 政府在抑止有害的君主声明方面的败笔 / 1600
2. 议会与法律保障措施 / 1607
五、 议会政体与民主化 / 1611
1. 平等选举权和议会制 / 1611
2. 民主化对政党组织与领导权的影响 / 1612
3. 民主化与煽动主义 / 1617
4. 平民表决基础上的领导权与议会控制权 / 1620
5. 战后德国的有效领导权展望 / 1628
六、 联邦制与引进议会政体 / 1631
索引 / 1669
一、 学者 / 1669
二、 历史名称 / 1673
三、 主题 / 1683
译后记 / 177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