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尺牍丛话

尺牍丛话

  • 字数: 127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 作者: 郑逸梅 著
  • 商品条码: 978751540819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33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郑逸梅著的《尺牍丛话》系统介绍了与尺牍相关的知识,比如:尺牍的起源,怎么样称呼长辈和亲友,不同的季节用什么敬语,信笺、邮筒、封套等怎样制作和使用,邮票倒贴会有什么后果,有哪些尺牍范本可供参考,民国流行哪些名人信札,古今中外尺牍名篇的风情雅趣,等等。涉猎广泛,考订精详,放笔纵横,锦绣满篇。
作者简介
郑逸梅(1895―1992),现当代有名掌故家,擅长撰写文史掌故类文章,被誉为“补白大王”。著有《人物品藻录》《逸梅小品》《孤芳集》《近代野乘》《逸梅丛谈》《南社丛谈》《花果小品》等。
目录
尺牍丛话
淞云小语
养晦小识
绵渺小记
摘要
"写在前面先祖喜爱集书札、扇箑、画幅、书法、书册、竹刻与墨锭、砚与石、稀币与铜瓷玉石,等等,而收藏尺牍是先祖一生的爱好。从明代起有一万多通。许多尺牍信札别开生面且非常有趣,如:合肥李国松和李伯琦为昆弟行,是先祖的前辈。他们经常见面,伯琦告之,国松写信异常精审,稍不惬意,便废去重写,他写于某名流的信,重写的废纸一匣子。他写于先祖的书信果然工整精到,而伯琦书信极为潦草,先祖收存了两人书写风格截然不同的尺牍。其他尺牍的作者有《孽海花》主人公的原型、苏州状元洪文卿,为赛金花撰墓碑的潘毓桂,廖仲恺的长兄廖忏庵词人,代黎元洪撰四六文稿的饶汉祥,苏州光复第一任都督程德全。另有汪兆镛和汪兆铭,一个忠清,一个反清,不同道的昆仲。还有六舟、莲舟、印光、太虚、弘一、巨赞、弘伞、曼殊等佛教人士,其作者中书画家及社会名流无数,难以一一枚举。本书于 1940 年 2 月至 12 月间,分 46 辑连载于《自修》杂志。2004 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整理出版。2005 年周退密老先生阅后,在书上又进行了勘误,以供再版时参考。2015 年当代中国出版社计划将此书收入“小书馆”丛书,再版以飨读者。本书系统介绍了与尺牍相关的知识,比如 : 尺牍的起源以及缘由,怎么样称呼长辈和亲友,不同的季节用什么敬语,信笺、邮筒、封套等怎样制作和使用,邮票倒贴会有什么后果,有哪些尺牍范本可供参考,民国流行哪些名人信札,名家尺牍的传承、收集、装裱和收藏,古今中外尺牍名篇的风情雅趣,等等。涉猎广泛,考订精详,老辣依旧,放笔纵横,锦绣满篇。    本书除收录《尺牍丛话》外,另附载先祖小品随笔三种。1. 《淞云小语》为寓居沪上之生活小景,劳碌感喟。如云:“壁间日历,予辄于每晚临睡前预撕之,将撕未撕之顷,乃自计今日服务之成绩,为人为己料理之事凡若干。成绩而善,料理而妥,深觉不负此一日,日历毅然撕去,了不介意 ; 若今日一无所事,消磨过去,则此一页日历,撕之良觉不忍,而缩手,而自谴,即睡亦不能安然入梦矣。”颇有催人奋进、日省吾身之意。“予谓南人失之柔,不可不睹黄河之奔流 ; 北人失之亢,不可不见吴山之秀美。”而“予初以为砚匣当以紫檀、花梨等木为之,则自饶古泽 ; 不意顷阅《砚林拾遗》,谓紫檀、花梨之类香燥不养砚,反不若退光漆木匣为佳”,则尚不知几人能得此心传也。2.《养晦小识》多为诗歌词章楹联之掌故。如追怀鉴湖女侠醉歌有“一首遗诗万般恨,秋风团扇忍重摩”句 ;张叔未行书联“何以至今心愈小,只缘已往事皆非”。因诵《老残游记》,而忆娄江“隆冬之际,天奇寒,汤汤流水,结为玄冰,厚尺许,舟楫被封,不能往来。于是舟子以巨槌凿之,冲冲之声,不绝于耳,然亦随击随冻。”其时未及百年,物候变化,世事冷暖 , 似同昨日。3. 《绵渺小记》有云:“松花江白鱼,清炖之余 ,其嫩无比,佐酒下饭,莫不相宜,胜于松江四鳃鲈多多。则不但长公可笑,即感秋风起之张翰,亦徒见其不知味耳”,其古今之知见不同也。林琴南好散财济世,“我自与君同冷暖,赠袍宁为范睢寒”; 善绘事且系之以诗,“世界已无清白望,山人写雪自家看”,愤世嫉俗之意气跃然纸上。近几年,先祖的各类书籍不断出版问世,深得读者的喜爱,也是晚辈继续努力的方向与动力!    丁酉元宵多丽居主郑有慧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